上午11点,我正在超级柜台前处理着业务。一位客户缓缓而来,口里念叨着“同志,我想取钱,还要填什么单子”。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带着哀怨的语调。直至她走到我面前,我才抬头发现这是一位耄耋老嬬。她行动不便,手里还挎着一个鸡蛋篮子,装着为数不多的鸡蛋。见我的目光与她相接,她便诉说起来。只见她颤悠悠地拿出一本有些破旧的定期存折,满怀希望地递给我。我翻开存折,发现只有一笔定期存款,这是一笔多年前存下,中间提取过两次的定期。而她想要把剩下的钱取走。我告诉她,她的这笔钱还没到期。她很急,嘀咕着说“都十几年了,还没到期,说不定我哪天死了,子女都不知道这笔钱”。因为手头还有客户,我估摸着她也不会写字填单,便让她在一旁稍等。
大约处理了两个客户的业务,她依然不声不响地在站着。我于心不忍,就让她去找个位子坐下。她不愿意,非得等我办完,还说谢谢年青人的解释。无奈排队办理业务的客户太多,网点人手不够,她不得不再等一会儿。也许实在有些累了,在我办理第三个客户的掌银激活时,她自顾自地去了客户等候区的椅子上坐着,也是一言不发。当我处理完第三个客户的业务时,后面还有俩客户,我告诉他们,容我去给老妇人办了就来,他们也没什么意见,都表示支持。当我引导老妇人到填单台时,问她果然不会写字,她也心急的说,“我可以按手印”。也罢,我便代为填单,填到身份证号码一栏,我请她出示一下身份证,她答:带上了。在包里翻找了三五遍,也没有找到身份证,老妇人有些沮丧。我亦有些不好意思地为她讲了需要身份证的原因,并告诉她下个逢场天再来取。她没说什么,只是重复了一遍,“我下个逢场天,带身份证就可以取了嘛?”,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她才有些轻松。
正欲离去时,我又看到了那一筐鸡蛋,我就顺口问了问,“这是您没卖完的鸡蛋吗?”,“不,我还没去集市上卖哩!我才走到街上,第一件事儿就是到营业所。”老妇人答道。我心里一酸,也许我们的优质客户、贵宾客户很多,也许我们当中的优质客户、贵宾客户当中就有她的儿孙。也是她们这样的客户,成为了支撑营业所越来越好的奠基石。我决定买下她的鸡蛋,一为今天她跑一趟空路的失落,二为她相信农行的执着。她告诉我,她只有30个鸡蛋。我说,我都要了。闲谈间,我问她高寿,她只说78了,却不清楚是三几年,四几年,亦或是五几年生人。只说是己卯年生。我拿来袋子,准备装下鸡蛋,老妇人弯腰下来,要帮我拾掇。我忙告诉她,让我来吧。不为别的,只为我的奶奶,也是己卯年生人。
待她离去之后,我竟有几滴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