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特立独行且正确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价值,特立独行不难理解,但是如何练就正确的特立独行就是非常值得探讨了。说白了,就是你怎么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可能带来巨大价值的那个?你怎么判断自己不是一步一步地走向坑里?你怎么知道你信奉道理是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这个问题好烧脑,我怎么给自己挖了这么大的坑)
也许你会说,我相依据的道理是至理名言,很多伟人都曾说过。不错,这是一个方法,很多伟人,古人已经洞察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他们基本上把道理讲得差不多了。想想,我们有多少道理不是在实践过后一拍大腿,我去,前人原来早有提醒,我偏一意孤行。很多正确的道理非常的简单,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比如,现在好多人提的一万小时定律,卖油翁就说了:“无他,手熟尔”;还有知识改变命运等等,你能举出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来。
但是如果这些至理名言只是傻傻相信是没用的,必须要经过几次实践才可以,用实践检验过的道理,才能说你对它的理解没有跑偏。你相信知识改变命运,那就去学习,去获取知识,当你拥有了非常多的知识的时候,你的认知提升了,你的视野不知道开阔了多少倍,你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完全不同以往了。你的命运不就变了么?你相信一万小时定律,你想成为作家,那就去练习写作,每天一篇,打磨一万小时,你说你的写作是什么样的水平?反正我看到的那些牛逼的自媒体人无一不是这样打磨出来的。
那么,选择一个至理名言去坚持就能做到特立独行且正确了吗?显然不是的,至理名言可能让你不出错,但想让你走得更有价值却是不够的。不论是上学还是上班,我们总能在身边找到这样的人,他们对待学习对待工作非常得认真,非常得用力,但结果往往却是成绩平平,效率低下。这种人会让朋友感到无力,上司也不好批评,毕竟他们用了那么大的力气去做事情。
他们相信的道理是什么呢?做事必须认真,认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有人说他们的方法出了问题,如果换一种方法,他们就会事半功倍。不过这是表层的原因,深一层次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在于价值观出了问题。如果他们的思维线条不是这么单一,如果他们面临学习工作做选择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那么他们就不会再认真的道路上一意孤行下去。所以呢,拥有多维度的思考方式,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是特别重要的。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完全孤立存在,它或多或少地与周遭发生着连接,当我们要去解决它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看它的各个方面。实在看不明白,就动手实践一番。当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时,选择其实并不存在,只有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才能做出最优的选择,而这个时候的特立独行且正确是不是更让人信服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