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迷
图 | Regan Jiang
最近的市场有些许回暖的趋势,我的基金组合也特别应景,从慢慢回本到小有盈利了。这种心情咋说呢,就好像在深秋的北京浑身哆嗦着回到家,发现来暖气了(然而并没有)。
今天是月末,和大家聊聊本月的热点及下月投资方向吧。
香港保险
上周五晚上,银联卡禁止购买香港保险的消息被刷屏了。
赴香港买保险近年来极为火爆,除了保障目的,更多人是为了应对人民币贬值。 我前几天写了篇👉《NB的人都去香港买保险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新政策带来的影响嘛,投资受限,消费无碍。
如果只为买个保障,在经常项下的消费型保险如意外险、高端医疗险等,还是可以刷银联卡购买的,且单笔金额不得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 如果想做全球资产配置或者购买资本项下的返还型保险如寿险、分红险、重疾险(这类保险都带现金价值)就得绕道而行了。
虽然银联通道关闭,但代替的方案还是有的,比如:用visa/master卡支付;在国内开设一卡通两地账户缴费;或使用美元现金……
人民币贬值, 这类基金的春天来了
毛爷爷跌跌不休的当下,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怎样尽可能地让手里的钱保值,从分散风险多元化配置的角度来看,配置一些QDII基金很有必要。
毕竟投资国内的基金选来选去都差不多,从大周期看涨跌都是一致的。QDII基金的最大特点,就是拓宽了我们的投资渠道,让更多普通投资者通过较低的门槛,简单的操作,就能参与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市场投资,降低风险。 我在👉《要不要跟风换美元》一文中推荐了几只QDII基金,大家可以抽空看看。
年末在即,国债逆回购值得关注
上周国债逆回购价格大幅飙升,临近年末,市场上资金情况整体偏紧。加上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 央行回笼流动性的可能性也在升温。
关注国债逆回购等相关现金类产品投资机会,是性价比挺高的选择。一分钟上手攻略👉《无风险高收益的国债逆回购》。
双十一“剁手月”来临
越来越觉得,理财是一场修行,投资是对人性本质的考量。能成事者,皆深谙人性。
说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人性弱点,给大家提个醒:
比如说,比例偏见。
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 说白了就是,价格强烈对比形成的眼球刺激,刺激消费冲动。比如“加1元换购50元的勺子”比“买1000的锅送50元的勺子”更有诱惑力。
再比如,价格锚点。
消费者其实并不真的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他是为商品的价值感付费。价格锚点的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
说白了就是,拉个垫背的,显出你便宜。 比如,买护肤品,一个是299元一瓶面霜,一个是399一套大礼包(包含洗面奶小样、爽肤水小样、化妆包等等)。估计很多人会选择大礼包方案,但其实,299存在的价值,就是让消费者觉得那399大礼包灰常划算,299就是所谓的价格锚点。
多一句嘴,网易有个成本控栏目,以图解的形式剖析各行业的成本价格构成,小到一瓶矿泉水,大到北京每平方房价。
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事先要做好心理准备,比如大名鼎鼎的兰蔻小黑瓶的原材料成本仅21.6…… 面对即将到来的“剁手月”,小迷劝一句,理智双十一,珍爱双手。
毕竟,更为凶残的圣诞大促、年末折扣,已经在路上了。
最后,在零下3度的北京,小迷祝大家:万圣节快乐。此刻的心情:想嫁给暖气。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