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访亲会友,亲朋好友的景况终于可以相互聊聊了。在这个聊得过程当中,估计绝大多数人就会不自觉相互比较。在比较的过程当中,有人开心有人烦扰。人就是群体的动物,离开其他人,生命也就毫无意义。既然群体动物,也就存在某种千丝万缕的竞争关系。虽然这样的竞争未必是直接对抗性的。
在和朋友喝茶聊天的过程中,对方就吐露了这样的烦恼。我想这是35左右的人都会遇到的烦恼。这是每个拥有向好之心的人无法逃避的枷锁。说实话,自己也会经常冒出相似的困扰。
困扰什么呢?不是有车有房?困扰就是不自觉的比较,确定自己的相对位置。如果高了,自然好。如果低了,内心难免戚戚然。
朋友说,工作好像兢兢业业,但是成果寥寥。可是,身边的同学朋友亲戚的进步很是明显。貌似以前学业都比他们要好,但是毕业那么多年以后,没有明显进步,反而落后了。展望未来,看得见的短期内好像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于是内心深处难免惆怅失落。貌似已经努力了,可是差距根本没有缩小的迹象,反而越来越大。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个生命当中的坎。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生活的的压力一肩挑。心里的苦还不能全部说出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概莫能外。一般情况下,男人烦恼于事业,女人烦恼于容颜。
相信有这样的感受何止千千万万。人生代代无穷已。每个成年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苦痛。成功的人是挺过来了,自弃的人是沉沦了,彻底失去生活激情。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永远对自己充满充满希望是何其难啊。
有人有个比喻。此时,就像一个人跑长跑,在长跑某个阶段,体力似乎到了极限。这个时候,如果熬过去,后面就越跑越轻松。如果放弃了,也就成果寥寥,自信心也会备受打击。貌似,唯一的办法,就是提一口气,往前走。这个跑步极限阶段,相信大家都经历过。
用长跑来比喻人生,真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这个阶段,就出现这样两种人。
这个时候一种人通常很容易冒出这样一个念头:算了吧,自己不是那块料。混混就过去就算了。比自己差的人还有很多。要知足常乐。不算成功,应该也不算失败吧。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当然,还有另一种人不是这么想的。他们是这么想的。现在很苦,并不表示将来还是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未来还是很多种可能性的。不要放弃自己。要努力一下。想想看,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
或许这两个小人,还在内心不停的打架。难分胜负。这样的纠结也不稀奇。在很多人物传记里,都会有这样的“困恼桥段“。那么多传记里,都有反复提到。很显然,这些”桥段“不是作者刻意安排。而是,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有诗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既然大英雄都是如此,何况普通人人生境遇呢。想通这一点,再来看看如下的“心灵鸡汤”。或许还能给你满满前行的能量。
第一,熬过去。
风景肯定在远处。要有充分的乐观精神。你想想看,我们在读大学会那会儿还在发愁,怎么找工作,怎么找对象,怎么找房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工作有了,对象有了,房子也有了。坚守当下,寻找变化,等你年过四十以后,肯定还会有别样的风景在等你。前提是,你要和大学那会儿一样,保持“努力找工作,努力找对象,努力存钱”的精神劲头。变化应该不会自然发生的。还是要走主动作为。
第二,学会改变。
固守现有模式,肯定不会对近况有什么帮助。让现在的行动有未来的意义。学点心本领,新技能。关键还是坚持。不要轻易放弃。要原谅自己一开始的笨拙。
比如,大学毕业那会儿,吃饭如何就坐都不懂,到现在有礼有节做好接待。这些都是改变带来的进步。要相信,一切都靠积累。
还比如,自己的写作能力。从之前1年都写不了一万字,到现在每年都写上十几万字。这样进步还是要值得肯定的。
第三,不随大流。
这个年纪也算有点阅历了。你目之所及,见过哪个跟随大流后成功的。那些目前成功的人,在以前都是没有看出成功的迹象的。无非就是低头吃苦,然后努力。还是要坚守自己的目标。关注自己的成长。哪个热闹,就跟随哪个,就像在股票市场上买热点股票。你追随热点股票,有过成功吗?生活,工作,都会有高峰低谷的,贸贸然违背内心,追随眼下的红火,想要有所收获估计是很难的。如果这样都行,不是成功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