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今晚的《小欢喜》,总想写点什么,近几年现实主义题材一直是国产电视剧的拿手好戏,这部剧围绕着三个中国高考家庭的故事展开,聚焦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升学压力等社会热点问题。虽然我没有百度收视率,但是从微博热搜中就能看出该剧带来的反响。
目前剧情已经发展到丁一的跳楼和英子的抑郁症,而这些压力全部来自父母。很多高三孩子的父母都是四五十岁,80年代提倡晚婚晚育,独生子女,基本上到30岁左右才要孩子,这就造成了这批父母不仅要跟80后90后在职场中拼杀,同时还要在家中面对高考的孩子。所以剧中生动体现了亲子关系、职场困境是中年家长不可割裂的共生问题。
前几天微博热搜出现“我妈本妈”,意思就是剧中这三位妈妈,总有一款是符合“我妈”本质的。回想地狱般的高三时代,每一位主角亦或观众都要大叹一声,我是怎么熬过来的?我妈说,当时对我要求不高,能考上本科就行,反正考不上就出国。那现在看来,我还算是很争气的,考上了本科,哈哈
在我的感觉里,可能中国大部分家庭都会像是方圆和童文洁这对经典的“虎妈猫爸”式组合。独立上进的母亲搭配温柔脾气性格通透的老好人父亲,一柔一刚。至少我的父母就是这样,老爸脾气好能赚钱,老妈思维敏捷家务小能手,即使我在高中生涯只能算个中等生,但是他们教会我善良乐观,让我在爱里茁壮成长。
英子的故事,倒是让我想起我的一个学生,他很乖,平时按时上课,回答问题也很到位,但就是不爱说话不合群,眼神目光呆滞。我找到了辅导员,打听了一下情况,单亲家庭,父亲是大学老师,管教很严基本上每周末都要回家。我意识到这里面是有问题的,大二开学,我再也没有见到他,辅导员说他退学了,回去复读,来年再考。
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面对的压力是无处纾解的,因为她必须承载着又当爹又当妈那个人的所有希望,不能失败,否则就是不孝。无形中,孩子会越来越压抑,有的会误入歧途,有的会抑郁。而英子身上又体现出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梦想和学业。
我觉得这两者其实并不冲突,虽然老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不想走的太远,怕照顾不到,于是会给孩子限定高考学校范围,远地方的不能去。这要是我住海南,那北大清华还不能上呢!大家请记住“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孔子在《论语》里说的,孔子不可能说的这么不靠谱,没错,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
剧中的第三个家庭,就是我们传说中的“官二代”了,父母常年忙于事业只想着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经济条件,从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不过这个让人心疼的孤独的小孩,最终在老父亲的一番道歉中,变得不再冷漠,拉着母亲的手跟她一起抗争癌症。
这部剧之所以演的真实,是因为一直在展现每个家庭的“那本经”,并没有去过度的塑造某个过激的孩子或者父母。孩子是人,父母也是人,他们也第一次当家长啊,生活这门课,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无论哪一方选择妥协,都是甘之如饴的。
我觉得单从反应社会现实并引发观众共鸣和思考这方面,《小欢喜》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