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着boss一起来了铜川,我们到了药王山、云梦山、彭祖出生地、玉华宫、
感悟就不多说了,有图为证!
看完图,跟大家分享个药王坐虎针龙的故事吧!
药王显威救猛虎
相传“药王”孙思邈有一次进山治病时被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当时他要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想拿起挑草药的扁担搏斗怕又不是猛虎的对手。可是这只虎并不追扑他,只是俯伏在地上张开大口,眼里露出哀求的神色,并不住地向孙思邈点头。孙思邈十分惊奇,走近细看,只见老虎喉咙口横着一根白色的东西。这时老虎露出哀求地眼神,孙思邈再走近仔细地一看,原来是一根很大的兽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咙。他想为老虎掏出兽骨,却又怕虎性发作咬断他的手臂。忽然他想起药担子上有只铜圈,就取来放进虎口撑住上下颚,叫老虎衔着,自己伸手从铜圈中取出兽骨并为老虎的伤处敷上药物,然后再取出铜圈。老虎连连摇尾点头,似乎表示感谢。
此后,外出行医的郎中纷纷将铜圈改成手摇的响器,一来作为行医的标志,表示自己是能医龙治虎的药王弟子;二来是因为孙思逸用这只铜圈救了老虎而没被吃掉,郎中便把它作为自己行医的护身符了。这下,大家看《老中医》的时候,就明白小铃医的手摇铃的来历与意义了吧!
蛟龙报恩成守护
降龙的故事就更为神奇了! 话说一天大雨骤降,药王掬起一捧屋檐之水,看了看,嗅了嗅,随口说,此降水之龙生病了。 不一会儿,见一老者前来求医。药王为他诊脉,便知他是龙,让他现出原形,才为他诊病。 药王随后配了一桶药,良药苦口,可龙觉得难以下咽,药王数落了它几句,龙便很不高兴,嘴巴轻轻一吹,起了一股风,差点把药桶吹翻。 药王见这家伙野性不小,怕它闯出祸来,悄悄用银针对准龙角旁一个穴位,迅速扎了下去。龙疼的大叫,但是一点力气都没有。 药王又取出一根针,在龙眼前晃了晃,让它快把药喝了,否则还要扎。然后,骑在龙脖子上,抓住龙角,将龙头按在桶里喝药。 龙喝完药后,便舒畅了很多。对着药王连连道谢,以视感激。 历经千年,这些故事仍然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直到今日,人们给药王塑像时,总要在药王身边塑上龙和老虎,以纪念他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
孙思邈一号脉,就感觉诊治的小孩子非常人,于是也不便说破,只可按照常理针灸医治。但是没有想到一针下去,那小龙王还是显了原型。 孙思邈想:这家伙的野性不小,不能像对待病人那样对待它。不降住它,不要说病没法治,说不定它还闯出什么祸端来。他悄悄藏好金针,猛然跳到龙头上,取出一根,对准龙角旁的一个穴位迅速扎下去。龙疼得大声吼叫,想甩尾巴,但身体软绵绵的,甩不起来,想吹风,喉咙一点劲都没有。孙思邈松了手。龙不疼了。龙垂下头,说:我虽然有病,但毕竟是条龙,仍然有翻江倒海的本事,谁知你这一针把我扎成面条了。孙思邈又取出一针,在龙眼前晃了晃,说:快把药喝完!要是剩下一丁点儿,我还要扎!说着,骑在龙的脖子上,抓住龙角,把龙头按在桶里。龙怕扎针,只得喝药。越喝越觉得食道里有什么东西翻滚,在爬动,这东西越动弹,它越恶心。但它怕孙思邈生气,只得咕嘟咕嘟喝下去。喝完后,它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吐出了又酸又辣的汤和一条大蛇,顿时觉得舒畅很多。孙思邈收了针,跳到地上,指着蛇,笑呵呵地对龙说:它堵住了你的食道,你怎么能吃得下硬东西呢?孙思邈又给龙吃了些补药。龙在洞里养了几天,等身体恢复了,才飞走。
接下来,再上一波云梦山照片。
彭祖故居就看到一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