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办法在市场上找到参考。交易的时候信息不对称。所以需要估值。
交易价格永远是谈出来的,不是估值估出来的
估值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你能自圆其说,估出来大家认可。
估值的作用:
1交易定价的参考
2交易正当性的背书
投行可能不用很仔细的去估值,但需要有一个预期。不同的角色对这个有不同的期待
估值估出来的是一个区间,不是一个点。
估值不能脱离实际的交易环节。
绝对估值法: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假设:1未来现金流可以预计。2现金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
相对估值法
假设:1市场上存在很多可比公司和交易。2这些公司和交易的估值是理性和公允的
可比交易法:
流动性溢价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相比,天然存在溢价。一般流动性溢价会导致价值的高估。
控股权溢价
大股东和小股东资本运作空间不一样
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溢价一般比较高。
上市公司公司的市值是低于估值的,因为控股权溢价。控股权溢价会导致公司价值的低估。
一个影响因素导致股估值偏高,一个影响因素导致估值偏低。所以一般不建议用这个估值方法
P/E指标一般适用于重资产企业
一般采用多种估值方法,划定估值区间
看可比公司,要去看披露的材料
PE指标比较敏感,稳定性比较差
PB对企业核心价值判断没有太大的意义
PS反映估值规模,稳定性比较高
什么因素能够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用什么因素对方法
模型的搭建主要取决于我们取得数据的层面
国内公司普遍不分红,所以DDM模型不太适用
FCFF企业价值。假设权益债务比例不变
FCFE 权益价值
三张表联动的顺序: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倒推现金流量表
(利润表的变化需要资产负债表变化的支撑)
对现金流量表的预测,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分析
对指标拆的越细,预测的越准。比如管理费用,分为日常水电费,大楼费用,人工类的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比较好分。财务费用主要计算财务缺口。要跳到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未来需要多少固定资产,需要多少固定资产的投资。
资产负债表左端看货币资金,可以询问财务总监,每年趴多少资金,
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估值方法
贝塔系数在万徳上面,不同的行业的系数可以找到
市场增长率,企业的永续增长率比较难算
市场上常用的可能还是相对估值法
标的公司一定不能是亏损的企业
交易报告书
风险证券基金:主要投资于上市公司股票,债券
产业投资基金:在投资的过程中深度参与公司的经营
战略投资:一般是大型的企业,集团。对公司的参与程度介于私募股权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
关注法律法规的红利
PE的组织形式合伙制是主流
第八节
估值建模实操
并购交易报告书
二郎神
营业利润非常大,净利润非常小,不能用PE
企业价值EV和权益价值PE,PS,PB的转换
企业价值是不包含现金的
建议用中位数
一般H股公司的估值低于A股
国内比较看重财务尽调和法务尽调,比较少商业尽调
国外没有对赌,所以有详尽的商业尽调
商业尽调就是在财务尽调算清楚的情况下去搭模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