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中午去吃饭的途中,接到了校长的电话,让我带年级组长到本年级公区看一下。这言下之意是卫生又有问题了。听着电话里不悦的语气,我吃饭的好心情也随之没了。
这学期,学校的管理发生了变化,学校每位中层干部包干一个年级,一个年级有十六位大成员和四百多位小成员,大大小小的事情你都需要负责,就像一位小校长,而年级组长就充当副校长的角色。
我的年级工作是从捡垃圾开始的。由于我们的工区在校门口和操场以及楼梯,所以每天路过这些地方我都会弯腰捡一捡,把他们丢进垃圾桶,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力量有限,垃圾是不可能被我捡完的。于是我的工作变成了提醒,督促,提醒班主任,督促孩子们,按时打扫,勤于保洁。
这样的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个别班级不能坚持。原因大概是作为六年级的我们教学任务重,很多老师把心思全都放在了教学上,所以对卫生方面有些懈怠。但是,我们要否定这样的做法,如果教室卫生,公区卫生都不能做好,何谈纪律和学习?
回到文章开始的那通电话,挂断电话后,我立马跑到操场,只见操场上零零散散的白色垃圾,还有许多糖衣,真得非常糟糕。跟我同行的后勤主任见到他们年级也是如此,便顾不得现在是上课时间,直接打电话叫相关班级下来打扫。我则计划下课了再来,免得打断老师的课堂。
待中午下课,同学们吃完营养午餐,我就在年级组群里发起了温馨提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等待上课前得验收。课前准备阶段,我迅速的把本年级公区转了一圈,却发现有一个班级公区依然如旧,没打扫。我马上给班主任打了电话,他给我了嗯嗯嗯的答复。五十分钟过去了,又经历了上课下课时间,我再回到原地,发现垃圾一个不少的仍躺在那里。我没有再次提醒,直接在班级管理卫生栏划上了重重的一笔,带着些情绪。
还有一个头疼的卫生死角,就是顶层上楼梯的铁门处。处于安全,这个门不仅上了锁,还用铁丝加固了。但是不知道是谁和谁,总喜欢坐在那里吃零食,吃完的零食袋还从铁门栏里扔进去,越积越多,很不好打扫。目前这个卫生死角始终处于无人看管状态,伤透了脑筋。
卫生本就是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做好卫生?我觉得一是教育好学生不乱丢垃圾;二是做好自己范围的清洁卫生。
消灭垃圾,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