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傻天书》总则(3)

本来要打算开始写第一章了,但又回到了总则,因为早上在得到听《熊逸佛学50讲》最后一课,标题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华严宗一句著名的纲领。

为啥看到这个标题这么敏感呢?因为总则里就说了一堆我是一你是一的,没太理解,我就觉得,或许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总则里有这么一段:

我是一。你是一。我们是一。时间不是一。这本书却是一。这本书在时间之外。这是你的最后一本书。只有一,没有二。

只有一没有二,那是不是意味着一切即一?所以一切都没有分别?

文稿里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来解释:

说的是运动和空间的关系,运动意味着位移,位移意味着从A点到B点。如果在A点和B点各摆一个苹果,很显然一共有两个苹果。但如果没有空间的话,A点和B点之间就不可能存在距离,所以A点和B点一定重叠在一起。

既然连两个苹果都不会有,万事万物就更不会有,它们会重合在一个点上,而这个点本身不占空间。所以,“一切”必定只能是“一”,这个“一”刺激了我们的感官,被我们的感觉和思维器官加工整理,变成了我们感知到的“一切”。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子,我似乎也明白了些,虽然不知道跟太傻天书里的一,是不是属于一个概念,但这种对一切即一的解释感觉很有意思。

最后讲书人又借助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我们主观上的、与生俱来的,一辈子也摘不掉的有色眼镜。算术来自我们的时间眼镜,几何来自我们的空间眼镜,如果没有了时间和空间,我们就分不出这个和那个,也数不出1,2,3。

是不是有些深奥?有时觉得这个世界不够真实,也许这个世界本就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真实,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而我们,也许只是在进行一场人生的体验,一场会终结的游戏。

不管是一还是一切,先准备进入太傻的智慧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听说《太傻天书》是在琅苑悦听时光的诵读群。 那天无穷队长作为朗读者诵读的作品就是《太傻天书》里的总则。那天他...
    浮光_掠影阅读 572评论 6 20
  • 被无穷老师引导着看《太傻天书》,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愚钝的自己终究是被弄得昏昏沉沉的,好像竟然连自己也不认得了,我到...
    一轮明月天涯客阅读 391评论 5 10
  • 我对傻这个字还是有点亲切感的,尤其这本书以太傻命名,我好像找到了“傻”友。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脑子笨,看书净看不懂,...
    洛筱萱阅读 678评论 5 53
  • 前言 本书介绍“太傻”和一种叫“太傻”的思想锻炼的方法,因为使用这种思想方法的人总是被称为“太傻”,所以这本书叫作...
    玉山成长IP阅读 872评论 2 14
  • 前言和总则读了大概七八遍,前三遍每次一读,头就发麻,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读的是啥。自己也无法再读下去,于是只有...
    羽梦昕阅读 386评论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