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的《在线》有感

有一些书,想去读是被书的内容吸引,而读这本书,我的主要目的是想去了解写书的作者,我非常好奇他是如何从一个原来是在大学里研究心理学专业的教授,只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大跨度地转为了阿里巴巴集团的CTO,而后又创建了阿里云计算公司并且又带领团队稳扎稳打地跻身于云计算的世界先进行列,我觉得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因为1993我在杭州大学心理系工业心理学专业读研究生时,王坚老师就是我的研究生导师。

其实那时候的王坚已经是传奇式人物了,因为当时他刚刚30岁就被评为教授,是杭州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看着都还像是个学生的王老师,就已经是博士生导师,掌管着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久以后当上了心理系的系主任,那几年正好是他在学术生涯上像火箭一样上升的时期。很惭愧跟了王老师三年没有完成博士学业就出国留学了,但也多少体会到了什么是他成功背后的汗水和拼搏,因为那三年是我有生以来最多地经历通宵达旦地赶课题的一段时期,虽然这跟他后来的经历比起来可能根本算不得什么。后来,我听说在98年杭州大学和浙江大学合并的时候,王坚老师跳出了学术界,跑到微软研究院去了。但当时还并不吃惊,因为在大学里搞研究和在企业的研究院里搞研究还是比较接近的,直到再后来我回国的时候,听说他竟然去阿里当了CTO,又做了阿里云的CEO。要知道,他虽然一直以来都是特别喜欢追踪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但他毕竟从本科到博士读的是全是心理学,搞的研究也是心理学,计算机对他来说无非是一种工具而已。他以前的成就是在纵向上显示出来的,但从一个技术的超级粉丝转身超越专业领域的专家,成为领跑者,这样三级跳式的横向跨越和挑战,根本不是普通人敢于尝试并且能够做到的。

因此我特别想知道这样三个问题:1)在他的头脑中的到底有什么样的技术架构图能吸引了马云挖他加盟阿里巴巴?2)他到底是怎么把阿里云这么有挑战的事业做成的?3)到底是什么让他在倍受内外压力的情况坚持了下来?所以当我一听说王坚老师最近出了这本书,就马上买来,想在书中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今天我的分享也会打乱书中原有的章节,围绕着这三个问题来进行。

好在《在线》这本书通篇非常口语化,读起来就好像王坚老师对着你说话一样,很亲切,多多少少地回答了我有关这三方面的疑问。

1)他头脑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技术构架图?

这整本书最多描述的就是作者对技术的思考,包括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世界的想象,而在一切的思考都是用“在线”这个概念作为切入点展开的,我想这也是为啥这本书的题目要叫做《在线》吧。看了这本书后,让我对互联网,数据和云计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因为王坚老师在书中,把互联网,数据,和计算,分别比作火,新大陆和电。

1)互联网-----火

他觉得以他自己有限的知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一个东西可以跟互联网相比,那就是火,今天大家对火已经习以为常,它可以提供熟的食物,帮助我们驱散黑暗,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类似地随着互联网的到来,让在线的状态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因为在线是互联网的本能。而这种在线的状态对人类的发展和影响也是巨大的。

2)数据----新大陆

王坚老师认为,数据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样数据也是产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淘宝对中国社会最大的贡献,不只是方便老百姓购物,而是把中国消费者的习惯数据慢慢沉淀了下来。如果只把数据用于改进今天的工作,那他就不叫大数据,我们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当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突然发现世界上还有一个未知的地方。数据在线以后,我们就要像哥伦布时代发现的美洲新大陆一样,做一次新世界的移民。我们在探索在线社会的节奏,与第一批移民踏足美洲大陆是一样的,毕竟是全新的大陆,让人兴奋不已。然而盲目收集的数据不是自然的沉淀,只有自然沉淀的数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因为互联网这个基础设施,使得我们的数据能够沉淀下来,变成我们真正的自然资源。数据不是收集起来的,数据是沉淀下来的,收集起来的是信息,沉淀下来的才叫数据,这是数据作为生产资料的重要特征,就像石油一样是慢慢沉淀下来,而数据是人类自身活动留下的财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通过自身活动产生自然资源。

数据的价值是靠计算发现的。所以王坚老师把计算比作了电。

3)计算---电

而当电作为公共服务出现时,美洲被彻底的改变了。爱迪生最大的贡献是在纽约首次把电作为基础设施搭建电网,作为公共服务的电力,也因此成了美洲发展的动力。

同样只有当计算成为一种公共服务的时候,计算的价值才会被重新发现。云计算以公共服务的形式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AlphaGo所需的计算能力,二十年前被大公司垄断的计算资源在今天每个人都可以获得。

对于这些技术问题的思考,书中满满地都显示着王坚老师的自信。比如他认为“关于云,大部分企业的思路和方向都错了”。因为关于云计算,很多IT巨头比如IBM,微软,VMware等都在向各个不同需求,不同类型的用户推荐“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这三朵云,但是在王坚看来“私有云根本就称不上是云”。他认为云计算的本质是服务,如果不能把计算资源规模化、大范围地进行共享,不能真正以服务的方式来提供,就根本算不上是云计算。所谓“私有云”不过是在原有的IT解决方案上加了点技术,重新包装一下,换汤不换药。中国在大力推动的云计算的时候虽然知道云计算是一种服务模式,但实际做起来的时候又常常会沦为向用户卖设备。在王坚眼里,全球只有一个半的企业是阿里云的榜样,一个是亚马逊,因为它真正实践了云计算所蕴含的服务本质,另外半个是谷歌,因为它解决了规模化的问题,但还没有真正做好服务。

他认为现在很多人还只是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渠道,而不是在思维和生意模式上的改变。他是这样定义互联网公司的,看一个企业是不是一个互联网企业,只要看他是否满足两个特征1)要有云计算2)要在云计算的基础上用数据来优化业务。

类似这样的论述在书中还有很多,我想正是这种在他头脑中的技术大格局和自信赢得了马云对他的青睐。马云在四年前,面对公司内部大量对王坚和阿里云的非议时在内部讲话时这样力挺王坚“博士是人不是神,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我了解的也并不比大家少,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计很少有人知道。假如,10年前我们就有了博士,今天阿里的技术可能会很不一样”。我想这也是因为马云能看懂并认同王坚头脑中的技术大格局才会这样支持王坚的。

回到我的第二个问题,他是怎么把阿里云怎么有挑战的事业做成的?

关于这个问题,书中没有正面的回答,因为毕竟这本书不是写出来教你怎么样在一个大公司里地裂变一个新的创业公司成功孵化生长壮大的。好在书中有不少地方援引了历年来不同的媒体以及同一个记者在不同时间段对阿里云和王坚的报道,让我多少了解到他是在怎样的情情形下带领团队一步一步地把阿里云做出来的。书中提到的一些画面感很强的事情让我看到的是一个务实的又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技术领袖。下面我就按照时间的顺序,大致跟大家勾勒一下他们做阿里云过程中的几个画面。

-“飞天”是王坚带领的团队自主研发的适用于互联网的操作系统,整体设计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2009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阿里云团队在北京上地一间简陋的连空调都没有的办公室,写下了第一行代码。也就是在那一年,王坚去了美国硅谷,在斯坦福大学的一场演讲中,第一次分享了飞天的基本想法。飞天的主要功能就是资源管理,底层是数据中心,有成千上万台通用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都有CPU和内存存储,相互之间用以太网进行连接,这套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把所有的资源抽象成一台计算机,并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服务。当时很多人认为,在中国做飞天这样的事情是完全不靠谱的。因为它难度太高,不过后来有意思的是,有不少持怀疑态度的人陆续加盟了阿里云从事飞天技术的研发。

-从2008年10月开始写阿里云平台的第一行代码,飞天经历了几次的构架推倒重来,最初创始的几十个人,死了几批,坚持下来的不到十个。离开的人大多是因为觉得“看不到希望”。

-2010年上半年“飞天”系统正式在阿里内部启用,为阿里金融,全网搜索和邮箱等提供技术支持。飞天系统因为规模很大,带来最大的挑战在于这台超级计算机每天都可能发生故障,硬盘会坏风扇会坏,内存会坏。可能自己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了五年之后还是完好无损,但是在成千上万台服务器的飞天集群里面,硬件故障时时刻刻都会发生。所以阿里云团队面对了太多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质疑,批评。

-2012年,阿里云的第一个云计算服务-云服务器上线。阿里云团队之前的精力主要是放在技术研发上,对外提供服务后,思路一下子没转过来,就出现了不少服务质量问题。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是王坚听说有一个阿里云的小客户叫TeamCola,因为不满意服务离开了阿里云。他询问公司内部人员之后发现居然没有人知道此事,最后查出来原来是阿里云的工作人员仅仅因为TeamCola的某个域名没有完成备案,在没有通知客户的情况下就停止了云服务器的访问。王坚为此大发雷霆,并在公司内部做了一次大整顿。他对他的同事们说,如果我们成为一家傲慢的公司,就离死亡不远了。后来TeamCola终于又回到了阿里云。

类似这样的小故事,在书中更精彩的还有很多,时间关系在这里就不分享了。有兴趣的可以去读这本书。

最后回到我原先有的第三个问题“他到底是靠什么到底是什么让他在最艰难的时候坚持了下来?”。因为在我眼里,他早就已经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了,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跨界去做一件连业内专家都觉得是不靠谱的事。

王坚老师在书中说“我做YunOS遭来了很多非议,甚至比我这一辈子挨的骂还多,但我不后悔。”“有时候坚持是很难的,有时候放弃是很难的,进退维谷,但是具体到做飞天这件事我觉得坚持是很难的。”马云在这本书的序中提到“第一次听到博士提出要进行YunOS的研发时,我几乎是愤怒地惊讶于他的胆识。”可见当时他面临的挑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在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失败的态度是“就算是失败了,也是好的,它多少能成为后人的借鉴和基础”,在书中我也读到他对英国人马洛里的敬仰,挑战登顶珠峰三次未获成功,最后死在珠峰上的攀登者。

我似乎都能看到他当时在做阿里云走到最艰难的时刻,是怀着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没准备活着回来的心情去面对挑战的。这不仅因为他坚信阿里云所作的事情是正确的,而且更加是凭借着他对所作的事业的无比热爱。在书中最结尾的部分,王坚老师写道“什么是对技术的热爱?你真的相信技术会改变很多东西吗?你有没有足够的自信和热爱去捂暖这条蛇,哪怕它苏醒以后可能会咬你一口?当你热爱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很难预料最终的结果。”我想,文中的这些描述已经很好地回答了我的第三个问题。

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心情是很激动的,我不禁要感慨一句,98年的时候如果不搞浙大和杭大等学校的合并,也许王坚老师会一直留在学术界,当初觉得是学术界少了一个年轻有为的教授,有点可惜,不料工业界却提供给了人才更加广阔的天地,大大挖掘出了人才的潜力。真的是“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遇上阿里巴巴是王坚的幸运,遇上王坚也是马云的幸运,能够做成阿里云平台是中国的幸运,遇上在线时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83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5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41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4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54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69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6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7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40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12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6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1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1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