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时候开始迷亦舒,几乎看遍了师太的所有中长篇小说。
那时候自己没有电脑,一直到隔壁宿舍蹭。记得有年十一,看亦舒不知不觉到了天亮,一夜都在播放莫文蔚的电台情歌,看的小说叫做只有眼睛最真,和假使苏西堕落。宿舍其他同学都睡了,我一个人听着音乐,看着小说,感觉非常奇特,仿佛因为为小说预设了非常好的背景,而小说又营造了非常好的香港的氛围。日后时时怀念那晚看书的感觉,以至于这两本书看了数遍。当然,师太的大部分书我都看了不止一遍。
为什么那么喜欢呢?当时觉得师太笔下都是独立自强聪明明敏的女子,让我由衷的钦佩,并且希望自己也能做到那样,新时代都市女性本该如此。书中也极多的警世恒言,一度被我拿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有一个小小的摘抄本子,记下师太的名言。那时知道亦舒的人并不太多,于是优越感极高,觉得自己的品味高出那些看普通言情小说的人一大截,甚至不愿意称亦舒的小说为言情小说,更多的是都市女性的生活经历与成长。喜欢她简单的笔调,从来不做过多描述,淡淡的,又很锋利。故事百转千回,却不揪心,主角们总是有超强的办事能力,分分钟处理好各种复杂问题。
那时,师太就是我的女神。网上说师太戴大大米奇手表,于是我也喜欢米奇手表,或是像书中女性一样,戴大大男装表,异常潇洒。(当然我并没有钱买)师太居住在温哥华,于是内心极之向往温埠,对香港的向往是由来已久的。去查师太提到的所有牌子,不懂的名词,什么叫三个骨裤子,什么是辜青斯基,百达翡丽。外国都是小镇生活,只有香港才是都市。
后来工作了,发现自己不可能成为师太笔下的女主角模样,大概永远就这么普通下去了。也还是时时会再反复读她的小说,仿佛给自己一些希望,一些斗志。要知道,那些女主角都是极之努力的,专业人士。梦想有一日自己也能通过努力达到那样的专业程度。
可是,最近我又开始重读师太作品,想法却变了。
首先,意识到师太的书中人物非常非常物质。极度追求名牌,以貌取人。从来人一身装扮就可判断出家境如何,大抵不适合交往,或中产小康之家,父母必定要求多多。奇怪的是,以前看时并不觉得有问题,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大抵代表了一个人的经济能力,而经济能力基本上又影响了这个人的性格种种。亦舒书中说,不是讨厌穷人,可是穷人营营役役努力挣扎的嘴脸实在是不太讨喜。确实如此,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穷人呢,于是知道那些大方可爱不食人间烟火动不动一张支票签过来或是衣服成打让百货公司送过来几千尺的房子随便买买的美女们,大抵是不存在的。一直说师太小说很实际,然而是物质的实际,无视,故事却是严重脱离实际。当时也想,大概香港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吧,专业人士都如此,所以对香港心向往之。极至后来去了香港,随只是游览,且香港已过全盛时期,但仍然可以见到香港更多的是在底层挣扎求生的普通人。同任何一座都市一样,富人是极少数。
其次,甚至书中有些观点也不敢苟同了。书中经常用到的例子,如不争气的父母向女儿讨生活费,师太笔下是极鄙视的。或者父母不同意婚事,于是有钱也不愿自助儿女,甚至不愿照顾他们的孙儿。这在师太眼中就是十恶不赦。仔细想想,缘何双重标准呢?父母给孩子钱是天经地义,父母状况不好向儿女讨钱就是不知廉耻?西方人标准18岁一到自己管自己,孩子不再是父母的责任,父母也不给孩子造成负担。东方人讲究养儿防老,尽自己能力照顾儿孙,老来儿孙照顾老人。可是亦舒师太这是什么标准?好处全让她占了,却什么都不想付出?曾经被作者的笔调带着,我也内心讨伐师太不喜欢的形象。可是现在想想,也是有诸多不合理的。甚至亦舒自己,虽然书中孩子一定是粉嘟嘟可爱的心都化了,可是她也作出了不愿相认亲生儿子的事情啊。并非谴责师太的行为,当事人经历了什么别人又如何得知呢,只是慢慢意识到,书中并非全是金玉良言,也是有糟粕的。师太不是圣人,作品有她个人的观点在,若被我们奉为圣人,倒是我们读者自己过于苛求了。
终于不再把师太奉为神一样的存在了,不再看不得一点别人对她的批判了,而是,自己也开始用欣赏加批判的眼光看待她的作品。这也算是我的成长吧。或许随着年纪增长,我们开始有了自己更加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有思考的阅读了。
瑜伽经中说,宗教是一种信仰,是“相信”,而不信宗教其实也是一种“相信”。有神论无神论其实都是在“相信”某件事。而瑜伽,是让你去经历,去怀疑,打破以往的相信,然后探知真我。我们很多时候,就是过于“相信”与“不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