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树大仁
目录:
孩子“疯了”,父母之前所做的一切要求或控制都宣布无效,甚至开始被孩子反控制。很多“生病”孩子的父母都是如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压严苛——百依百顺。
第四回 有请大Boss
咨询就像游戏里面过关打怪兽,你永远不知道这一关之后是不是有更难的挑战等着你,而什么时候才能迎来通关的重要人物——大Boss,打不打得过,都是未知数。
小雅带着爸爸妈妈走入咨询室。
小雅的爸爸满脸笑容马上走过来与我握手,微微点头哈腰一副非常谦卑的样子。小雅妈在后面笔直的身体与爸爸形成鲜明对比,脸上挂着礼仪性微笑。
“老师你好,太感谢了,听小雅说了,你对她很好,给她做咨询,我们太感谢你了。”爸爸非常殷勤,妈妈依然保持纹丝不动的笑容。
“别客气,这都是我的工作。”
我带着他们往沙发走,瞄了一眼小雅,她却是恰恰相反,面无表情,甚至站得远远的,仿佛这一切不关她什么事一样。
他们坐下后,我特意看了一眼他们的座位。孩子坐在最右边,她的旁边是爸爸,然后是妈妈。
在结构式家庭治疗中,家庭成员自然选择的座位就已经可以去窥探到家庭的关系结构。
这样的坐法,我们暂且可以推论,孩子现在很抗拒妈妈,所以远离妈妈。而爸爸夹在中间,也许可以起到缓和母女关系的作用。
坐下来后谁也没有先说话,只能由我先说明为何今天大家会坐在这里。我很希望他们其中有人可以先主动开口,但是没有。
我只得转向孩子:“小雅,要不你先跟爸爸妈妈说说,为什么想让他们今天来和你一起咨询?”
“嗯……我觉得老师有些话说得很对,但是只有我听到不够,更应该知道那些的是他们。”
小雅倒是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我眼光轻扫了一下父母的脸,他们没有看着孩子,目光都略低看着茶几。看似面无表情,也不知是真得无动于衷还是刻意掩饰。
“老师之前说觉得我像那只猫,我开始还没觉得。但是上周五,我不想上学,爸爸妈妈非要逼着我来学校,到了门口,又一次死活拽我进来的时候我真地感觉到了。我确实像那只被我虐的猫一样,无助弱小,什么也做不到,只能听任摆布。”
她的这一系列叙述,逻辑清晰,感受真切,一点都不像住过两年精神病院的病人说出来的话。
而此时,她的爸爸皱着眉头看着孩子,妈妈依然盯着茶几,平静的脸上看不到什么波澜。
“我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打我,有什么事情我做的和她要求的不一样她就会打我。”
妈妈听到这句话,面露惊诧看向小雅。小雅没有看她,也没有表现出是非常气愤地叙述这一切,只是好像在描述一个客观事实。
“我不明白为什么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小时候很乖的,我感觉那时候并没有经常打她。反而是上了初中以后,好像开始不太听话了。那时候我感觉有点失控,可能会比较经常打她。”
妈妈马上回应孩子的话,虽然讲这些话的时候看着我,好像是要从她的角度告诉我实际情况,但她的脸上没有表情,或者应该说是冷酷严峻的表情,不容置疑的脸。
“那通常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打她呢?能不能具体举个例子说说。”
打孩子只不过是一种行为表象,而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因何而打孩子,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而越具体的事件才越能够看到个体真实的表现。
“比如,那时候我感觉她作文写得不太好,就让她每天写日记。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说要检查日记,她没有写,我就让她在家写日记,把之前的都补回来。有时候她很固执,很犟。当然,她那样其实很像我,我也是比较犟,两个人就会顶着,她越不示弱我越生气,可能就会动手打她。有两次,吵架,然后她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了门不理我,真的把我气得不行。我就使劲踹门,把门框上面的墙壁都搞出了裂缝。还有一次,两个人真干起来了。真的是手顶在一起打架,后来是她爸爸硬把我们两个拽开。”
听妈妈的这一段描述,我感觉很意外。
第一意外眼前这个看起来平静瘦弱的妈妈竟然对女儿的教育那么严格,而且脾气这么大。第二意外的是孩子,本以为她在彻底发病之前一直是个乖乖的“猫咪”。没想到发病之前就已经开始与母亲激烈对抗。
然而,看来这样的对抗都无效。没有令到妈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且很可能后面用了更高压强权压制。不然,也不至于非要逼得小雅最后使出终极武器——“疯了”来对抗。
她们的互动模式与我知道的许多家庭不同。
大多数家庭都称孩子小时候淘气不听话,会用“打”的方式来管束孩子。但是随着孩子长大,一般到了初中,孩子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大多数父母不再打孩子,而是尽量采取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
可是小雅家恰恰相反,因为她小时候乖,听大人的话,所以妈妈不用打。到了初中,因为她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时和父母的不一样,妈妈竟然采取高压管控的方式应对孩子正常出现的自主性。就因为孩子出现小“叛逆”行为,妈妈就会被激怒到抓狂。
其实看看,妈妈抓狂的方式还真的像个“疯子”,最终女儿也只能“以疯治疯”,不然,怎么办呢?
我现在越来越清晰为何小雅会“疯”。而我疑惑她的爸爸妈妈真的到现在都还不明白为什么吗?
如果他们愿意仔细地想一想,一定知道为什么。
可父母通常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的——“孩子的问题来源于父母”。
很多父母都会无意识地逃避面对自己的教育问题,而给孩子的问题找出一堆外在不痛不痒的理由。
女儿听妈妈讲这段话,脸更加别到一边不看妈妈,脸上露出鄙夷的表情。似乎重温旧事也让她心中燃起怒火。而爸爸目光呆滞地看着茶几,仿佛对这一切既无奈也无力。
妈妈见没有人接话,停顿一会后继续说。
“我承认,我这个人比较追求完美,总希望把什么事情都做好。所以对孩子也有点这样的要求。我自己也感觉比较累,工作上很累,回到家如果孩子还不听话,就会觉得很难受。我对她要求比较严格,不过她爸爸就会比较溺爱她,一般都是她说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算是很宠她。所以她可能会觉得爸爸比妈妈好,想到这个我也觉得挺伤心。可能以前要求得会多,现在小雅生病了,我就不敢要求她什么了,基本上都是顺着她。”
说到最后,妈妈的心气似乎也随着话语降低,透露出内心的无奈。
是啊,斗了几年,最后还是要“败在”孩子得了精神病这件事情上。
孩子“疯了”,父母之前所做的一切要求或控制都宣布无效,甚至开始被孩子反控制。很多“生病”孩子的父母都是如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压严苛——百依百顺。
这个时候也许我们该想起中国一句古语“过犹不及”。事情做过了头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顺着我?”小雅终于转头看向妈妈,眼神中射出犀利的怨气。
“上周五我不想上学,你们顺着我了吗?你们还不是死活把我拖进学校?那一刻,我就感觉自己像那只被我虐待的猫,没有还击之力,只能任由摆布。”
“小雅,让你上学,那是因为医生说了,最好还是让你上学,回归正常生活。因为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听医生的啊。”
爸爸终于开口,依然是满满的无奈感。
“你们听医生的,都不肯听我的。你们什么时候在乎过我的感受?什么时候愿意听听我在说什么?”
小雅说得言辞简洁有力,字字铿锵。我的眼中闪着佩服的光芒投向她。
在这一次精彩而至关重要的咨询中,我仿佛只需要“在”就够了,无需多言。因为她正在帮自己咨询与疗愈,只不过借了我的“场”而已。
爸爸妈妈都低着头,目光涣散地落在茶几上。
如果说孩子的这句话像一把利剑一样直指问题核心,刺中问题要害刺痛了他们,那我倒要看看他们会如何回应。
沉默。
爸爸缓缓抬起头看向孩子,微皱着眉头,眼神中充满怜惜。然后缓缓转向我。
“她妈妈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可能就也会这样要求她。我也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她小时候很好,很乖,学习也好。忽然有一天就这样了。唉,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本以为孩子抛出了关键问题,逼着父母去思考自己的问题。结果眼看着这电光火石的一个大招被其中的一个大BOSS像打太极似地把力道化没了。
孩子对父母的狠狠一击就像打进了棉花团里,没了,没了力量,也没有回应。
“哼。”小雅一个冷笑,脸重新扭到一边,不再看爸妈,眼神明显地黯淡下来。
而此时,我也似乎恍然大悟。为何治疗了这么多年,精神科、心理咨询一应俱全地尝试过了,可孩子的状态并未见明显好转。
也不知道父母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就一次次地把孩子抛出的问题视而不见。
文字还很稚嫩,但还是期待着你点亮爱心鼓励我继续学习写作,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