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沙盘游戏很好奇,很感兴趣,因为以前看过一部分关于心理学的书籍,都是一知半解。并且我对于解决目前的亲子问题总是有点力不从心,我就知道自己要成长。想让自己去体验沙盘游戏给我们自己带来的变化和成长,就毫不犹豫报了这个课程。
我们进入了今天的主题沙盘游戏,心理技能的培训,利用沙盘游戏,更客观的去呈现我们所发生的事情,也让我们的内心更客观的被解读被看见。
通过沙盘工具的摆放,我们的情绪情节和创伤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它激活了当时当地的情绪,而我们也就展开了,找到了这种情绪的源头,那么就达到了跟情绪的和解。
我们努力的把个体的意识和集体的意识意识化,这就是我们通过沙盘来提高自己的觉察,修炼自己的内心。我们也通过几个沙盘活动来训练自己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能力。
我感受最深的个体沙盘游戏。个体轮流合作完成一个集体的沙盘,每个人逐一拿一个沙具,拿了6轮,然后再去说拿沙具一个起心动念和背后的情绪。
在这个活动中,我看到了别人眼中的我,当我摆放沙具是不自觉地多做了一个动作,这时收到了阻抗,有个别反对比较激烈,展示出某人对我个人抵触的情绪。
在交流中他们说是平时我的作风让他们不喜欢,因为我偶尔我的情绪上来给他们感觉就像刺猬一样,所以不喜欢我。我也看到了自己眼中的别人,大家就是一个自我的展现,没有针对我个人,我觉察到对我应该没有危险,我无需去攻击,还维护自己。这个沙盘中摆饰让我也看到对方不想让别人控制自己就想要控制别人。
这里我有一个很大的卡点,当别人指出我不好时,心里很不好受,还有好几个人同时说,但当我我觉察到跟人相处我没有因此造成其他的伤害,所以我允许以后别人给我指出错误。以后我也就不会很明显的暴露出一种对别人不满意的神情和举动,而对别人进行攻击,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原来接纳了自己的不足,也就能更好地无条件接纳别人了,相信人际关系我也能提升。
接下来是团体沙盘游戏的活动。团体就是一种团建,强调是一个合作的关系。沙盘的六个阶段:一是各自为政,二是冲突阶段,三是察言观色,四是调整沟通的阶段,五是协调共感阶段,六是整合阶段。
这时老师开始引导我们用沙具来展示最近最焦虑的一件事,并且只能拿三件,然后团队中大家围了沙盘走一圈,这过程中你想怎么调整就随便的可以移动沙具。我是真正的感到与孩子沟通的焦虑,因为我对他学习很焦虑,这过程中就开始在沟通中有矛盾,我展示一个在家里的场景,在家里我要让他自觉去学习,又要让他适当的时候出去找别人去玩。
没想到走了几圈之后,我原先拿的三个沙具被移动到他该去的一个地方,一个学习的孩子的沙具被转到了学校门口,游玩的几个人中间放了有更吸引人的礼物,沙发的旁边有了爸爸,还有其他家人的其乐融融,看到这个我忽然开朗,我觉察到这才是原来在家该有的样子。还有我自己的角色好像更明确。
一直以来我就像老师一样,在家里管制着孩子的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参与指导纠正的。然后规定他游玩的时间,现在看他宅在家里就让他出去,也是我发号施令,我的控制欲太强。在分享交流时其中一个小伙伴提醒到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要分开,在生活中你就当一个妈妈,听到这里我很愧疚,妈妈的那种包容,保护的角色,我忽略了,而我更多的是控制和指责。
我知道,只有调整我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就不会有我们最近冲突的事件,青春期孩子你说一句他顶两句,你要灌输教育他,要让他做的都做到,他都不理睬你,最后他被你气着,你也被他点爆。
现在我能明确在家里他的快乐很重要,家就是这样一个功能体现。所以活动过后我的忧虑减少了很多。在大家分享中,我的这个忧虑时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心,不少人给我支招,我一下子感觉到非常的幸福。
这次学习是一个完美的体验,接下来我很乐意的去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在生活中觉察自己,反观自己,探索自己,也希望能够看到,听到和去感受到自己。真正的做到自己内外合一不用再矛盾,不用再纠结,不用再迷惑。我当下的样子就是一个最佳的状态。我喜悦平和。
只有我探索到了自己疗愈了自己,提升自己,外面的世界就能如我所愿。孩子的青春期是一个我们再次成长调整教育方式的最后机会,是否他将来带着充足的心灵营养感受,去应对社会中所要周遭的一切,这是我最后一次的修补期。我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