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材料来自——
得到专栏《30天认知训练营.2019》第16课 选择:逃离作死
作死,有许多种说法。
有人说no zuo no die.
有人说no zuo will die.
这一课里,王烁老师则认为不作死很难 ,因为它往往是一种是理性选择。
为什么说作死是理性选择?
这里涉及经济学中的两个概念。
以分蛋糕为喻。
第一层次:先占策略
一个蛋糕许多人分,每个人都面临两个选择——
是继续把蛋糕做大,哪怕自己分到的比例小一点,但最终到手的蛋糕比以前多。
还是抢着多分现有蛋糕,导致蛋糕乱七八糟,自己分到的比例变多,但最终到手的比之前少呢?
即在一个增长的大饼里分较小的比例,在一个萎缩的大饼里分较大的比例,选哪个?
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嘴上会选前者,实际则会选后者。
因为前者是形象塑造,后者才是理性选择:你不动手抢,别人会动手抢;无论别人动不动手抢,你抢都比不抢好。
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占优策略,所以每个人都抢。
第二层次:省力策略
哪怕分蛋糕各方顾全大局,选择持续做大蛋糕,但谁也不知道合作会何时终止,于是各方都会在做蛋糕时留着力气,以备某个时刻抢蛋糕。
它带来两个后果。
一是蛋糕会越来越小,因为肯花力气做蛋糕的人会越来越少;
二是哪怕你只是想保持住现状,花在抢蛋糕上的力气也得越来越大,因为蛋糕越来越小,你得抢到越来越大的份额,才能保持住现状。于是要不然力有不逮,无法维持现状而走向解体,要不然就得全力以赴加入抢蛋糕的行列。
最后的极限情形是有个霸主一统天下,可以抢到所有蛋糕,却因为没有人做蛋糕而难以为继。
因此,在当局者眼中,每一步都是当下的理性选择。于是,作死便成了逃离不了的漩涡。
如果是政府作死,就是敛财务尽。结果是天下资财都入我彀中,却不值几何,因为财富在于社会生生不息如轮转的经济活动本身。它转得动转得好才有财富,它转得慢财富就少,不转了就什么都没有。
以政府税收为例,关于税收总量有一个著名的拉弗尔曲线。横坐标是税率,纵坐标是税收额,在曲线的两头,税收总量都是零,因为税率是零的时候,税收当然是零,而税率是100%的时候,税收也是零,没人干活了。一旦政府进入榨取税收的恶性循环,民穷财尽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身体作死,就是癌症。身体是多细胞的合作体,合作正常才有健康。有些细胞不再合作,光生长不死亡,相当于是打开了自我放纵的开关,并掉了自我抑制的开关,策马狂奔,抢夺营养,以邻为壑,扩展领地。正常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在比喻的意义上,也可以把癌细胞的扩散看作其他正常细胞转而效仿癌细胞,直到把人体榨取干净,大家一起完蛋。
如果人际关系作死,就是情感需求难填,吸走人际能量,最后交往的人越来越少,而对剩下那点人的需要越来越多,把自己变成情感的黑洞。君子之交淡如水才能长久。
如果组织作死,就是内耗抑制发展。内斗水平精妙无比,外战水平一塌糊涂。以前看到这种情况,百思不得其解,何以同一个人,对内对外差别如此之大,现在明白两者互为因果。内斗精妙无比,外战才会一塌糊涂;外战一塌糊涂,内斗才需精妙无比。这是作死的宿命。
每一种作死方式都存在两个关键节点。一是临界点。在节点之前,癌细胞还可以彻底杀灭,可一旦越过关键节点,癌细胞就变成了身体细胞的一部分,进入了长期共存的阶段,杀不死,却在持续危及身体。
二是终局点。终局点是事情跨过临界点后的必然结果。一旦到达终局点,死亡就将进入倒计时。
既然作死难以避免,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一是学会甄别。绝不要加入作死中的组织。
二是不要螳臂当车。发现组织陷入加速作死循环必须跳船。一定要记住,作死循环进入加速期以后是停不下来的,不要螳臂挡车。
三是要培养跳船力。要明白组织难免作死,因为人总是很理性地选择作死。所以,必须培养自己在需要时跳船的能力。要是无力跳船,明知组织进入死循环,还不得不一起作死,真是很惨。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培养“跳船力”呢?
留待下回分解——
(关键要懂得不要只做局部环境中的最佳选择,对现实和当下不能不适应,但也不要太过适应。学会留有余力)
感谢,晚安!^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