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增长黑客,是一群以数据驱动营销,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化手段贯彻增长目标的人。他们是介于技术和市场之间新型团队角色,通常即了解技术,又深谐用户心理,擅长发挥创意,绕过限制,通过低沉本的手段解决初创公司产品早期的增长问题。在外行人眼里,他们就像是极客,发明家和广告狂人的混合体。
他们能从单线思维者通常忽略的角度和难以企及的高度通盘考虑影响产品发展的因素,提出基于产品本身的改造和开发策略将影响增长的阻碍逐一铲除,以切实的依据,低廉的成本,可控的风险来构建出一套能自发能带来增长的产品体系。从而达成用户增长,活跃度上升,收入增加等商业 目的。与其说他是一个工种,不如说他更像一种渗透在团队基因和日常工作中的思维方式。
●增长黑客们验证一款产品是否有市场潜力的方法可谓匠心独运。除了常用的套路比如用户访谈,填写问卷之外,他们有更为省时省力的捷径,那便是最小化可行产品,MVP。
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概念由硅谷创业家提出。其基本思想是,你根本无需等到一款产品被完完整整的开发出来,再接受市场的全面检验。取而代之的是追求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即先做出最简单的产品模型,然后立即针对小范围的种子用户地调发布,在不断接受用户质询和建议的过程中打磨产品,调整方向,待产品具备较为成熟的商业形态,再铺开大规模的推广。尤其是初创公司,与其让产品延迟3个月后再上线,不如今天就将它公之于众,尽早接受失败并谋求转型,或是验证成功后开始扩张。
互联网产品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形态不一定非得是一款软件或应用,他甚至可以是粗陋的交互原型,伪装得煞有介事但没有任何实际功能的网站,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或者一个微信公众号。
●这些策略的共同点是,他们没有试图通过超量的花费来买断意见领袖的话语权,也并没有用填鸭式的广告强行灌输给受众。他们抓住了人性中懒惰,贪小便宜,爱炫耀的特点展开行动,用很少量的成本和简单的操作四两拨千斤的引发了关注潮流。
●经验复盘
1 打造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创意,同时保证能够浓缩成一句话进行传播,例如,允诺免费送空间,简单易懂,朗朗上口。
2 简单直接的参与形式,不要挑战用户的耐心,不要抬高用户的期望后令他们失望,而是要超越用户的预期。
3 借鉴游戏设计元素,在成就时刻鼓励用户通过社交网络分享战果。
4 尽量设置较多亮点,槽点,让传播者有话可说
5 故意设置漏洞,借高端用户的炫技心理实现主动的发现和传播,往往有奇效
6 在策划之初准备好二次传播乃至三次传播的方案
增长黑客所应当具备的;
●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聪明;网络上有浩如烟海的信息,知识,工具可供随意取用,但同时信息噪音也很大,需要有效识别,高效帅选。聪明的人会知道什么事自己需要的,而那些不值得浪费时间。
●好奇;从一大推杂乱的数据和用户访谈中抽丝剥老茧,发现问题和与传统认知相背离的异样细节,从而进一步探寻到别人未曾发觉的机会
●资源,最有效的一手实践案例 和内部消息绝不会来自网络搜索。好的增长黑客既要有发现机会的敏锐,由应当具有收集情报的途径 。
●影响力 ;增长黑客要设法鼓动和说服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形成以增长为核心的默契心态,这要求他既是一名好的倾听者,也是一名好的演说者。
●心态开放;要明白自己喜欢 的并不一定代表大众也喜欢,而自己讨厌的在别人那里也许根本不构成任何困扰。要善于聆听他人的意见,养成空杯心态,及时将自己清零。
●内心强大;增长黑客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 在实验,从不可能中寻求可能。面对风险,失败和前功尽弃,内心强大才能越挫越勇,不至于在阴影中逗留过久,而是昂首阔步的迈向下一个尝试。
●一点点强迫症;在能做到目标明确,抓大放小的前提下,对影响用户心智,事关转化的细节有 严苛要求,全盘把握,而不是明哲保身,不敢提出要求。
市场营销出身,对产品和技术有所涉猎,还是技术背景起家,兼具产品感觉和市场思维,都有相对优势。专业技能过硬,经得起实战检验,才是最基本的转入门槛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