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东方卫视看了一期节目,里面讲诉的是一对经济十分窘迫的夫妻在外打工,女方非常希望能把自己一岁多的女儿带在身边抚养,而男方就特别不愿意,因为在外面租房条件远没有家乡好,以及学费贵等等,彼此争论不休,才上了节目。
节目中,争吵很激烈,有正方,反方,还有现场网友的建议,甚至还请来了北京专门开留守学校的校长,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
同意带在身边的绝大多数都是女的,而持反对意见的都是男的,节目也算是尽职尽责,特意去了他们居住的地方看拍了录像,生活条件真的很糟糕,那个巷子就跟北京的胡同一样,一般人不走10次以上应该是找不到的吧。
不足10平米的房间里,放满了东西,只能够个转身的空间,而且用的还是公用卫生间,十分不方便,周卫的人群也是可想而知。
看了这样的居住条件,很多人从刚开始赞同的,都纷纷表示反对了,都建议还是回老家吧,环境要好很多,自己压力也小一些。
而妈妈的意见始终还是坚持要带在身边。说带在身边可以有父母的关爱,受点苦算什么,而男的坚持不让带,觉得自己受苦就算了,怎么还要孩子跟着受苦。
其实谁都没有错,女方偏于感性,男方偏于理性,都是想为了孩子好。
最后通过大量的分析及业界人士评价建议,大多还是持反对意见了,都纷纷劝妈妈先放弃一段时间,等条件好了再接过去。
女方在几近崩溃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并大声吼着说:我今晚就回去接!
可见真的是从心理面想,也十分知道自己要什么,孩子现在要什么,丝毫不受旁人评价的影响。
后面调解员也总算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做法:就是先把孩子接过来一段时间,看大家都能不能适应,如果能,那就继续在身边,适应不了的话再送回去。
这样的建议看似不错,但似乎只是缓兵之计罢了,最重要的事未来的规划啊,如果经济条件一直没改善,想必也支撑不了多久吧。这是现代底层人群的无奈。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两人工作都太忙,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让爷爷奶奶带。一晃几年过去,他们陷入了绝望,因为长期与孩子分离,孩子对他们的感情更像是一种远亲,看着我和孩子之间亲密无间,他们羡慕不已。但严重的是,两人都是开朗型,但孩子却极度内向。见了生人就往后面躲,不爱说话,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总是自己一个人抱着玩具一待一整天。
像这样的案例还很多,目前口国的留首儿童还在增长,主要是生活的压力,都因为工作太忙,或者怕耽误事业,或都孩子学业,所以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让爷爷奶奶带,这种情况充满无力感,特别是对于一些低收入的家庭,好像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如果不上班,生活费都可能成问题,就更不能说给到孩子好的教育了。
表面看起来,好像都是在为了孩子好,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吗?他们都那么小,才不懂大人的金钱世界,有没有钱,生活条件真的不重要的,他们只是需要陪伴。
在他们孤单无助时,受人欺负时,种种的没有安全感时,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父母此时在身边的影响力啊,每一件小时都可能累积成他们今后的性格,我们的陪伴不过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原有的个性,让他们变得坚强勇敢而自信,养成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有了好和性格及好的习惯及乐观的生活态度,你还会担心他以后过的不好吗?
因此,如果可以,尽量不要让孩子留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