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拖了很久才更,一是最近在忙复试的事情,二是想要借此文和自己好好做个告别。想把这篇文章留作四月的结尾,具体文末会说到。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
01
我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爱耍小聪明的呢?
大概是升大学后的一次宿舍卧谈会,终于肯尝试回顾自己高考失败的原因。
回想我的升学经历。考高中,不偏不倚以班级最后一名的身份升入市重点高中;考大学,不左不右以最后一名的身份进入法学院;大学考研,又是刚好卡在国家线上,多一分都觉得浪费的成绩。
你可能觉得我水平大概是这样,其实不然。
初中,我是班级前十,中考排名班二十四;
高中,我是班级十多名,高考排名四十二;
大学,更不用说,我年年拿一等奖学金拿到手软;
身边认识很多年的朋友,现在评价我都会说:“她啊,一个凡经大考必翻车的人。”现在他们尤其要这么说了。
前几天公布的复试分数线,我再一次一志愿落榜了。
02
我有多爱耍小聪明呢?
从小时候偷偷看电视,赶在妈妈回家之前用凉毛巾铺在电视机上;
收拾房间,为了得到奖励,一股脑将乱七八糟全部塞进柜子里的表面整洁;
到为了上学穿喜欢的衣服,先穿一件,在妈妈看不到的地方迅速换上偷拿的另一件;
长大后,小聪明变本加厉。
高中的一次考试,我发现自己曾经做过的练习册上的一篇阅读,出现在了期末考卷上,由完形填空变成了阅读理解。
从那之后,我开始琢磨老师出题的规律,真就被我发现了。
高三模拟考试的那一段时间,时间间隔短,老师们压根来不及出题,
在他人看来,我一定背后下了很多功夫,从一模的二十名,到二模的十多名,再到三模的前五名,成绩直线上升。
然而,即便是在高三冲刺的时间,我也是回家吃过晚饭,倒头就睡,前一天的课本都懒得更换。因为我知道,我只需要考前猛刷习题就好了。
那时候的我,成绩好到老师表扬,同学羡慕,家长欣慰,我被大家称为高考的黑马。
我喜欢这样,我喜欢得到夸奖,然后再吹嘘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到高分。
我甚至开始瞧不起勤奋学习的同学,我可以很轻易地拿下高分,但他们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一定有我成绩高。
直到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个凌晨,我彻底傻了。包括父母在内的人,都在为我惋惜,但我自己连滴眼泪都哭不出来,原因只有我自己知道。
到了大学,小聪明又开始作祟。
大一还算乖巧,好好准备考试。到了大二,又摸透了老师出题规律。
每逢期末周,别人在忙着背书,我忙着看剧,别人忙着刷题,我忙着游戏。
考试前一晚,我只需要把历年真题拿出来做一遍,甚至不需要做,只要记住答案,我就能取得很好看的分数。
每学期的好成绩让我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奖学金。
小聪明太好用了,让我整个大学生活一路平坦。
大四那年考研,被好成绩蒙骗的自己,选择了全国top2的名校。
我再次尝试以自己的那套惯用方式摸清出题套路, 英语真题刷了几遍,专业课的历年真题背了一遍又一遍,我以为我什么都会了。
直到上考场,我发现我又错了,我平常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对考研二字的亵渎。
【一路顺遂,但不时翻车】,我这样形容自己。
03
直到今天,我终于愿意直面自己的投机取巧的性格缺陷,我不再把一切归咎于运气不好,又或是老天的不公。
我终于肯重新审视自己。
淤青,迟早都会好的,但伤到骨子里的伤,就算好了,每逢下雨天都会隐隐作痛。
对自己一贯的小聪明中毒太深,以至于现在的自己无论做什么,已经从心底觉得觉得发怵,仿佛提前看到了结果了般。
这才学得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也愿读到这里的你,永远忠于自己,最后奔向理想。
PS:
隔了很久才终于更新了这篇,从创建【埃玛纪】以来,每每写文总是想到什么写什么,近几天尤其觉得做自媒体不能仅靠灵感写作,就像妓女也不能靠性欲来接客一样。
其实早已经想出了后面几篇的主题,但实在觉得资质尚浅,多不过分享自己的故事。不出意外,这篇会是四月更的最后一篇,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我们五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