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游泳有着很奇怪的执念,上学时每年暑假总会跟别人去游泳。或者去游泳馆,或者就去某一条小河。每次必定有一个游泳好手教我,但去了五年,我仍是那只不会游泳的旱鸭子。
工作后的某个夏天,我又按耐不住,办了张游泳馆的年卡。但这次,我并没有请任何教练,而是纯靠自学。
于是,三天后,我已经会很标准的蛙泳了。
反观这件事,我想并不是教练教的不好,而是我这次无意中将工作的方法运用到游泳上。原理大家可能都听过,即金字塔。本文即以游泳为案例,具体描述利用金字塔原理去学习新技能/新知识的步骤。
一:构建要学习技能/知识的初步框架
第一步,我们要对自己所学内容有概念性的认知,包括:要学内容的定义、大致知识框架及框架里主要元素的定义和关系。
1、知道最顶端内容的大致定义
你要学的内容一定有一个最上层的名词,你首先需要知道这个词的定义。例如:你想要知道经济学的主要知识架构,那你得先知道“经济学”这三个字究竟大概是什么意思。
2、知道大致框架
框架可以通过很多方法获得:可以跟已有该知识体系的人沟通,获取其框架;可以查阅书籍的目录或大纲,建立一个初始框架;实在不行,可以从网上搜索,组建成一个框架。
3、知道框架里主要元素的定义和关系
这一层框架是最粗的框架,因此框架的主要元素你需要了解。包括他们大致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是现在这种排列方式?这几个元素有什么关系?
对于主框架不止一层的,需建立多层的主框架。但主框架层级不宜太多,不然就跟最终的知识图谱没差了。我的建议是尽量不要超过三层,细节太多容易影响框架的简明度。
完成了上面框架,头脑里就有了一张“大地图”,有了地图,怎么走都不会迷路。
以游泳为例,框架及认知很简单,如下:
1、游泳,即我所想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我能在水中运动的一种方式。(此定义不严谨,但对于这件事来说已经足够);
2、游泳主要分类方式是按泳姿来分,主要分为4类:蛙泳、自由泳、蝶泳、仰泳;
3、各泳姿之间可以近似认为相互独立,四者的学习难度是…,对身体的保护是…,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是…(具体的内容已经记的不是很清楚了)
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找到切入点和框架的细化顺序
讲步骤二前先说明下,有人会认为明确目的应该是第一步,这个根据实际情况,大家可以自行评判。例如如果发现初步的框架建立都极其困难,那可以先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免得做无用功。或者在建立大框架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目的,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明确目的这一步很重要,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做事最好都得有一个明确目的:为了知识、为了快乐、为了体验…有目的以避免盲目。
而这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找到切入框架的点,并且确定细化框架的顺序。
我学游泳其实就是为了玩,同时希望要是兴趣能够保持的话,自己能够游的更专业,并且达到锻炼身体的目标。在这样的目的下,我的评判依据就成了:动作难度不大,能够迅速让我上手。再根据第一步中我对各动作的了解,我的选择就变成了入门容易的蛙泳。
三:针对学习,开始细化框架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内容开始了,针对每个框架进行细化。细化框架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要点:
1、尽量找权威的内容做参考
这一点无需多言,想要构建体系化的知识框架,如果来源都是网络上三四分钟一篇的碎片式内容,很容易出现问题。建议尽量去找成体系的内容填充框架。某个专业人士的理论体系、书籍、课堂等。尽量找到专业性内容。
2、不断修正
这里的不断修正,既包括不断修正细节知识,也包括不断修正框架。
不断修正细节知识。知识点很可能是随着时间变动有更新,因此学习时若接触到更准确的内容,需及时更新。
不断修正框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现2-3个完全不同的框架,这很可能会出现(如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知识体系)。这件事毋需惊慌。如果你要做的框架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大众有普遍认知的内容,则建议你初期选择主流的框架(需要考虑框架的目的);如果是围绕自己的框架(如“我自己”的知识体系),则主要考虑自己制作框架的目的,根据目的修改、完善,做出适合自己的框架。
3、不要迷失,明白自己所学内容的位置及与其他子元素的关系
学习细节内容,就需要学习的透彻,不然内容一丰富,容易再次迷失。透彻就是指明白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和含义、明白这部分内容与其他内容的关系。
回到我们的案例,蛙泳这部分再细化,可以分为:手姿势、腿脚姿势、呼吸三部分。于是当时我根据这样的顺序分别学习:
1、单独学习手姿势、腿脚姿势、呼吸
2、学习手姿势与脚姿势配合、手姿势与呼吸配合、腿脚姿势与呼吸配合
四:整合
完成了很长的第三步,我们终于来到了第一阶段的最后一步:整合。
其实如果第三步做的透彻,在第三步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整合好了。但考虑到第三步可能会有打折扣的情况出现,我们还需要补充个第四步。
整合是指将第三步中学到的各个内容放到各自的位置上,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步打折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不知道某个内容所在的位置
这件事比较麻烦,你可以做如下分析:不知道位置的这个内容拿掉,会影响整个框架的搭建么?如果不会影响,那就可以先拿掉,待框架搭完并且合理后,之后随着认知的增加再填充进去;但如果影响到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完全弄懂了。
2、知道位置,但不知道定义
3、知道位置和定义,但不知道与其他内容的逻辑关系
上面2、3两种情况都比较简单,建议你先放进去框架,使得整个框架完成。之后再针对具体这一块进行突击。
回到游泳,我将三个子要素(手、腿脚姿势、呼吸)完全整合在一起,并在水里尝试了几次,我发现,我成功了!我已经能够游起来了,并且因为我是从网上找到的专业的视频教程, 我的姿势甚至可能会比一些老手还要标准。
五:整体内容的更新
心态:开放~开放~
方法:实践——试错/讨论——更新——实践
最后:
ps,学习知识或技能是一件比较慢的事情,因此心态和反馈就变的很重要,请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方法。例如我在刚下水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学习泳姿,而是花了不少时间去玩游戏(在浅水区捡钥匙,比赛倒立等等)。一是为了减轻对水的恐惧、熟悉在水里的感觉;二是就是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更开心,这样才能持续的学习下去(短期的反馈机制很重要)。
再ps,以上我只是拿游泳举例去说明如何学习某个知识/技能这件事。对于技能学习,请注意安全。要是可以,请找专业人士指导。
再再ps,你问我现在游泳水平?这个…今天晚上的太阳很亮啊,我饿了,先去吃早饭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