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老年群体不再仅仅是社会的被关怀对象,他们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他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们正以独特的经验和智慧,在志愿服务、文化传承、教育服务、社会治理等基层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服务基层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要善用“老骥”,让“银龄队伍”在基层暂放光彩。
发挥银龄群体独特的优势。银龄群体人生阅历丰富,在长期实践中累积起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他们乐于为年轻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无私奉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组建一批银龄志愿者,为基层服务力量提供重要补充。要通过开展座谈调研、走访慰问、志愿活动等形式,充分凝聚起银龄群体服务社会共识,让银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环境美化、矛盾调解、邻里互助、教育服务等志愿活动中,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出谋划策、贡献优势力量。
积极搭建银龄群体服务平台。为了更好地发挥银龄优势,应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搭建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参与社会、服务基层的机会。政府可以出台更多鼓励政策,如设立专项基金、提供培训支持、表彰优秀银龄志愿者等,激励更多老年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同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银龄人才库,精准对接基层服务需求与银龄志愿者资源,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匹配。
用心解决银龄群体困难需求。尽管银龄服务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最显著的是年龄与技术之间的鸿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基层服务工作已经数字化、智能化,这对于部分老年人而言是一大障碍。因此,加强老年人的数字技能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设老年大学、线上课程等形式,教授老年人基本的电脑操作、智能手机使用、网络安全知识等,帮助他们跨越技术门槛,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
传递银龄群体服务基层正能量。银龄服务不仅是对个人价值的再实现,更是对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老年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激励着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成为了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年轻一代学习前辈的精神,勇于担当,服务社会。通过银龄服务的示范效应,可以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银龄群体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银龄优势,利用他们所学所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服务中找到价值,在奉献中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