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曾说过:“打败一只狗并不光荣,但被狗咬到一口却很倒霉。”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烂人破事,就像一条条扑向我们的疯狗。你越与之较劲,越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最终把自己拖入污浊的泥淖。一个人的情绪能量是有限度的,减少无谓的消耗,才能扫除内心阴霾,活得心情舒畅。人生苦短,别让无关紧要的人事,随意占用你的情绪。有些人,不值得理会作家徐大维说,跟不适合的人在一起,只会把自己弄得满身戾气,心情暴躁。你若想要过得舒心,首先要做的就是整理你的圈子。碰到以下3种人,赶紧远离,不理会不靠近,不要让他们消耗你的情绪。1. 认知不同的人,别争辩有句话说得好:常与同好争高下,莫与傻瓜论短长。每个人的认知水平都不同,一味强行争论,只会让自己身心俱疲,徒增烦恼。 作家鲍鹏山有个朋友,有次在电视访谈,发表了一个观点:“单亲家庭的孩子,通常都有暴力倾向。”鲍鹏山看到了,觉得这说法太过绝对,于是回头就给朋友打电话说:“孔子孟子也是单亲家庭,却都是温和有礼的人。你这样说,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很难自处。”没想到朋友一听,立马就反驳起来。鲍鹏山也有点火了,接着他就从心理学谈到社会学,试图说服朋友。可对方仍坚持自己的看法。眼看着朋友如此不可理喻,鲍鹏山终于怒了,他直接挂掉电话,还将朋友拉黑。此后一连几天,他都情绪难平,既生气又憋屈。俗话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认知不在同一水平的人,永远不在同一个频道上。你若强行争论,只会加剧对抗,引起对方不快的同时,也会激发自己的不满和愤怒。面对低认知的人,与其争辩不如闭嘴。少一点无意义的口舌之争,才能多一点情绪上的平和稳定。2. 三观不合的人,别强求作家王潇说,三观是人与人最远的距离。观念不同的人,好比两条平行线,无论怎样延展,最终都会相互错开。后汉时期,文人朱穆和刘伯宗曾经相交甚笃。后来二人双双升官,刘伯宗为了更高的权位,不惜趋炎附势,卖身求荣。这让正直的朱穆非常不齿,他多次上门劝说,却劳而无功。眼看着好友与自己渐行渐远,他自己却无能为力,朱穆非常伤心。直到有次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朱穆才醒悟过来: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难过。于是他写下著名的《与刘伯宗绝交诗》,自此二人分道扬镳,再无往来。正所谓,飞鸟与鱼不同路,从此山水不相逢。两个人相交,从三观产生分歧的那一刻起,关系就会慢慢走向终点。你若费尽心力去挽留,只能徒增伤心失落;总是留恋不舍,也只是延长自己的痛苦。在这个世界上,性格或许可以磨合,但观念却无法将就。注定无法同行的人,不妨就各走各路,别再打扰。学会及时走出无果的关系,不挽留不强求,将自己从悲伤中打捞出来。 3. 能量相反的人,别凑合法兰克福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与人的能量会相互影响和转化,而负能量转化的效率往往更高。与一个负能量的人待久了,你也会变得颓废和萎靡。知乎博主@左岸讲过一个故事。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销售公司,和另一个同事租住在同一公寓里。每天下班,这位同事都会跑到他房间里诉苦:不是埋怨加班时间长,就是抱怨被客户投诉、被领导批评。左岸每次都耐心安慰他,让他放宽心。可日子一久,左岸自己也开始变得情绪消极起来。他一会觉得自己能力、经验都不行,根本出不了头;一会又觉得公司平台太小,干下去也没前途。渐渐地,他就失去了向上的动力,工作开始摆烂。直到一次因工作失误被降职,他才幡然醒悟,为自己的颓败感到羞愧。他反思自己,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遇到了那个负能量的同事。当天回去后他就搬出了公寓。李尚龙说,你身边只要有一个负能量的朋友,还天天待在一起,生活基本就荒废了。满嘴丧气话的人,会让你变得颓废;消极堕落的人,会将你拽入负面情绪的深渊。他们会像水蛭一样,吸走你的能量,磨去你的意志。遇到这种低能量的人,不要勉强凑合,趁早远离,才是保护自己的万全之策。 有些事,不值得纠缠《新唐书》里说: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人生的大部分烦恼和痛苦,都是因为心中装了太多的事情,导致精神紧绷、情绪内耗。别再纠缠下面3件事,放下内心的包袱,让自己活得松弛自在。1. 已经过去的事,别咀嚼英国有句谚语: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那些木已成舟的事,反复纠结与思量,只能痛苦越积越多,最终拖垮自己。哲学家卡莱尔在40岁那年,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写完最后一字,他兴奋地走到院子里,边散步边平复心情。在他离开书房后,一阵风吹来,书稿落了一地。女佣看到后,以为是主人丢弃的废纸,便顺手投进火炉。当卡莱尔回来,得知作品化为灰烬后,立马陷入深深的沮丧和绝望中。那段时间,他每天都想着此事,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直到三个月过去了,他才惊觉这段时间除了懊丧,自己什么也没干。痛定思痛,他决定不再回想此事,慢慢地他的情绪也随之平复下来,之后他重新动笔,花了三年,写出了代表作《法国革命》。现实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堪的经历,猝不及防的失败,意料之外的打击。总是流连叹息,生活只能给予你黑暗。人生的苦痛已经够多了,与其咀嚼过去的烦恼,不如将昨日丢在身后。莎士比亚说,只要向前看,你就会发现,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当你将往事清零,你的情绪也就随之清空,重新变得澄澈平静。2. 尚未发生的事,别担忧《哈佛家训》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二战期间,有位詹姆先生,因为一些事情,烦恼了整整一个夏天。 他担忧军中服役的儿子的安危;担忧旧房得到的赔偿金,不足以购买新房;担忧学费不足,无法供女儿继续上学;担忧创办的商业学校,招不到学员……妻子见他终日烦躁不安,便让他把这些烦恼写下来,然后忘记它们,做自己该做的事。一年多过后,詹姆在整理东西时,发现了那张记录烦恼的纸条。 他惊奇地发现,那些曾让他苦恼不已的事情,竟然一件都没有发生。 卡耐基说,那些你所担忧的事情,在未来99%都不会发生。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为将来的事过分担忧,不仅耽误本来生活,更是让自己永远陷在焦虑中不可自拔。太宰治在《小说灯笼》里写道:别烦恼明天的事,明天的烦恼让明天去烦吧,我只想开心地过完今天一天。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你的担忧只能换来无尽的消耗,让自己心力交瘁。面对将来,多一点淡定,少一点担忧。努力过好当下,不忧不惧,自然能为紧绷的内心松绑,让情绪越变越好。 3. 突如其来的事,别慌乱资深公关李国威,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活动中,他带着国内一批媒体和记者去国外参加汽车展。结果因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工作行程与安排全被打乱。到达目的地后,团队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写出稿件。面对这突发状况,所有人都慌了手脚,有记者甚至当场急哭了。唯独李国威镇定自若,他思考了片刻,当即作出决定:让记者们先回酒店休息,他独自参观展台,并到新闻中心拿资料。3个小时后,他把团队召集过来,拿着材料进行口述,记者们边听边写稿。就这样,一篇篇稿件准时传回了国内。整个过程,他始终不慌不忙,脸上没有任何焦躁之色。《礼记·大学》里有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生活中多的是猝不及防的事端,和始料未及的麻烦。你越是急躁,引发的焦虑就多;越是慌乱,内心的不安就蔓延越快。懂得稳住自己,当头脑恢复清明,身心内外也就都能收获安定。任何时候,遇事不慌,沉着应对,才有可能及时脱困,让情绪回归正轨。周国平在《只有一个人生》里说:“一个人把心力全用来对抗他人、计较小事,就没有力气去在乎重要的事情。”人最大的荒唐,就是把本该用来提升的时间,耗费在琐屑的事物上。与烂人计较,你的情绪就会被别人拉扯、不断损耗;跟破事纠缠,只会加剧自身的内耗,让你的能量迅速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