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以来,我基本很少回家。本科期间学校距家只有2个多小时的火车车程,可我也就清明、暑假和寒假回家。硕士期间,因跨省到南宁求学,回家的频次就更少了(除了寒暑假,无特殊情况不回家)。到了博士阶段,虽远在上海,可回家的念头却比硕士期间多。
家是什么?回家又意味着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的理解也更深刻,回家的意味也就自然不同。小时候家是少年们的城堡,随处可捉迷藏、嬉戏、打闹,回家就意味着回到了有安全感的乐园。
高中那会,每月只能回家一次。我想,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回家的动力并不是想念父母,而是翘首以盼假期的到来,好美美地睡上一觉,或尽情享受美味佳肴,最后满怀期待地从父母手里拿走下一月的“生活津贴”,或许最后一项才是重点。
到了大学,人生中的第二个城堡出现了,吃喝玩乐、学习、恋爱,尽情挥洒。这时候才体会到以前在家里穷玩的那点乐趣简直不足挂齿,成年人的生活才多姿多彩。在大学,被基础教育阶段压抑的许多想法和行为可以得到释放,谈恋爱、通宵游戏,唱K、开生日派对,当然这些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资金又来源于父母。这时候移动电话派上了用场,只要一个电话生活费就能立马到账,回家的必要性骤降,男女朋友、大学同学被挂念的频率远远高于父母。
硕士期间与本科期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能力,大学期间虽然玩的念头和机会多,但不如硕士期间会玩,因为手头有属于自己的钱,每次玩乐的体验都是那么充实。这时候家成了老人呆的地方,回家的意义开始变得纯粹(看望父母、老人)。但由于学业忙和远在他乡,只有在情到浓处和时间方便的时候才会实际地回家。
许多博士生既有大家又有小家,对于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身份,他们回家的可能性更多。家对于他们来说,是牵挂和照顾。而对于我这种单身博士,家是避风港,是温暖的港湾。回家是休息是解压,但更多的是给年迈的父母带来温暖与祥和,缓解心灵上的孤寂。然而,回家的念头虽多,但要在心情和时间契合的时候才能回家。
谁说男生不能常回家,父母年纪越大越应该回家!到家了,聊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