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我在悦读】凡楚
2018年第73次打卡,三期活动第26次
书名:如何改变习惯
作者:斯科特.扬
篇目:第8章——全文
金句:
1、替换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人不可能摆脱坏习惯,因为习惯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其他习惯替代。
2、在最初阶段,提高一致性可以有效地使习惯成型。
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习惯能为你带来奖励和享受,那么你更可能会坚持这个习惯;相反如果一个习惯为你带来的是惩罚和痛苦,那么你不太可能长久坚持它。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培养一个习惯,而从头到尾你的内心对这个习惯都是抵触的,那么你不太可能长期坚持下去。
4、(划重点)改变思维习惯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方法一:提醒强化。可以每天找出几段时间,强迫自己乐观一些。“提醒强化”的核心就是在一天的某些时候朗诵或背诵一些句子,调动起积极的情绪,使之成为习惯。(这只起到提醒作用,并不能彻底改变你的思维习惯)方法二:创造有利的环境。加入新的组织,这个组织有你想要培养的态度或思想。远离负面情绪过多的人。听/读励志性的文字。在可见之处贴出你的目标/宣言,时刻提醒。结交可以鼓舞自己的导师和朋友。方法三:行动。先行动,再思考。改变了行为,思想便会随之改变。
5、在朝一个目标努力之前,先问自己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养成哪些习惯。你需要将这些大目标转化成一个个小习惯,通过它们一步一步地实现大目标。
6、改变习惯,该从何处着手?量力而行,一次只改变一个习惯。改变这个习惯对你来说要有重要意义,也必须在你的能力范围内;集中精力在“30天计划”上。任何事都要从最基础开始,技巧永远没有基础重要;策略比自律重要。始终都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设计行动方案上,思考如何用较少的意志力就能坚持习惯。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复述:
1、改变自己的习惯可以采用替换的方式,即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当然不是所有习惯都需要替代,例如锻炼。
2、在养成习惯的初期,坚持保持习惯的一致性,有利于使习惯更紧密地融入自己的生活。例如在同一时间做相同的事情,使之成为惯性。当然,在养成习惯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习惯。
3、当我们遇到比较难坚持的习惯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将习惯拆解,逐步完成。锻炼时间只能坚持1小时到1.5小时,到2小时等等。二、借助外力。这里包括三种方式:公开承诺,就是将自己的计划告诉身边的人,这种监督力量非常强大。设立赌注。设置奖赏机制,在完成任务后犒劳自己。在自己已经养成习惯后,就不需要借助外力了,如果仍然需要借助外力,可能就需要修改自己的计划了。
4、我们想要去培养的习惯应该是自己喜欢的,而如果是自己内心抵触的,那就没有培养的必要性。所以,在培养习惯时,让习惯变得有趣,让自己在实践中改变自己的想法,让新习惯与正面积极事件建立联系。
5、每个习惯本身都有正反两面,好和坏都是相对而言的,取决于自己。我们要常反思自己的习惯,这个改变对于我来说是否是真正必要的。将“30天计划”作为一个实验,坚持90天后进行回顾,是否决定继续进行。有反思才会有进步。
6、去尝试自己从前没有想过的改变,进行“尝试性”的改变。在实验期间,收集有效信息,便于为自己提供直观的信息;坚持写日志,把每天的想法、经历记录下来;减少主观偏见。对实验的结果保持开放的态度——它可能成功,可能失败。
关联
1、养成习惯的一致性。在我开始健身的时候,我会给自己定下来每周二次锻炼,以及哪天锻炼,后来当健身融入我的生活成为自己很愿意去做的事情后,我会根据自己当时的状态,时间安排稍做调整,因为我不再担心自己会偷懒不去锻炼了。
2、在养成习惯的初期,循序渐进比较合适,我们不要要求自己一步到位,这样更容易成功和感到乐趣,公开承诺,让自己在他人的监督下更容易坚持下去。对自己的奖赏也是不错的方法,我们在坚持做一件事常会感到疲惫,时不时给自己达到目标的奖赏,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3、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我发现当我来到读书营后,身边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大家都是积极向上,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更容易感受到被鼓舞,自己也变得很有激情。我们每个人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看我们愿意让自己的哪一面引领自己。
应用:尝试,是我们对自己习惯了的安全区的一个挑战。每个人都会有个固定模式,然后不大愿意去改变,这会让我们看不到事情很多的可能性。敢于尝试,就要有敢于承担失败的勇气。
我在坚持阅读,期待你的加入[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