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弟弟的班主任老师约我谈话,一整天我还是挺轻松的,可是当话题一打开,我的心简直都要碎掉了。
原来弟弟在幼儿园的呈现在我的意料之中,又在我的意料之外。因为家庭哥哥对弟弟的掌控和吆喝,所以呃,对弟弟有非常大的影响,嗯,哥哥也延续着我带给他的一些伤害,弟弟特别的敏感,而且在幼儿园他要么碰到不想去介入冲突,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手工世界,每当离开手工室内玩耍的区域,他到外面就一个人在游荡。
前天因为他的情绪太不稳定了,所以就没有让他上幼儿园,于是主班老师就跟我强调了这样回事,我们当天的目标是什么就一定要做完,原来这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当孩子的情绪书放完以后,人就让他去朝向当天要做的这个目标幼儿园的时候,就是上幼儿园小学上小学写作业,情绪是可以允许的,但是情绪结束了以后,我们还是需要把这个事情给完成。
周老师跟我说在6岁前孩子他都是全盘的吸收父母给他带来的东西,其中包括情绪、语言、行为、处事等等,平常不会显现太明显,在本能反应的时候会显示出来。怪不得当哥哥对弟弟吼的时候,我总是能够看到熟悉的身影。而我生起气来的样子,就是我父亲的一个翻版。
以前不知道在什么课程当中听到这样一句话,在二胎的家庭当中,要让老大对老二像玩玩具一样,包括取名字、玩耍等等,这样,老二的出生,老大才不会有被剥夺爱的感觉。我把这个观点咨询了老师,老师,老师不可思议的说人和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是谁的附属,只能说哥哥和弟弟弟是同属的玩伴关系,所以在家庭的角色当中,角色当中我们就已经定位错误了,超出哥哥的能力范围外的决策和处事,父母要及时的记录当弟弟,感觉到哥哥运用了他的武力的时候,父母要更加的呃介入来帮助弟弟去维护它的一些权利。情绪是可以允许的,哥哥有脾气的时候带她到另外一个房间,让环境隔离开来,环境平复了以后才可以重新来到这个区域当中。并且要父父母要反复的去示范,怎样的方式是OK的。我跟老师坦言,6岁之前我对孩子确实有过打骂吼的经历,但是6岁以后这种现象少了非常非常多,在这4年当中我不断去努力学习,可是主班老师却说这往往是不够的,当时我的内心真的是挺崩溃的。我最爱的宝贝却要承受我所犯下的恶果。
哥哥和弟弟之间的相处是我需要着重调整的一步,此外我还可以再求助其他的关系,比如说让邀请别的小朋友到家里玩,自己去别的家里面或者小区游乐场等等的环境当中,让孩子去接触更多的一些关系,在他的世界里不仅仅有哥哥这个关系链,还有其他发散出去的更多的关系点让他去学习,在各个之外,在掌控之外的关系当中有另外的一种交往方式。
此外还需要给孩子多做一些触觉的游戏,因为孩子现在还在尿床当中,他是比较的紧张,于是一些触觉的游戏,比如说可无线的游戏,可复制的游戏是比较好的,比如说嗯用球在他身上去触摸,跟他玩一些手指摇,卷寿司等等都不错。
最后就是要带孩子多去接触大自然,我们总是惊艳花的盛放,但是却很少去注意花的败落。四季、自然、万物、道规律都是这样的循环往复的。从自然当中去观察生命,并开启智慧。
最后就是孩子的抗挫折,挫折能力不够,但是又喜欢打肿脸充胖子,所以需要给孩子一定的新的认知,哥哥是哥哥,他是他,他不需要那么努力的去做自己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所以我也会去。告诉弟弟,我们当下做好自己,当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可以请别人的帮助。
总之要调整的地方很多,这段时间我也坚持做到了,孩子回家就不过多看手机,用心的陪伴孩子。慢慢调整吧,路漫漫兮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