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生活在被命名为 共和国长子 的城市,哈尔滨位于祖国的东北端而那里的冬天,挺冷的。冬季过去春天到来,四月柳刚刚绿,就迎来了清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
清明节于我的行为模式记忆,很多年都是到了四月五日,全校同学穿好学生装,排好队,戴上老师事先要求自制的小白花,走到兆麟公园或某个烈士纪念馆,低头默哀、敬礼,心怀哀思崇敬,祭奠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定富强献出了生命,很多还是年轻的生命,浴血牺牲在哪里哪里,然后一课墓碑把他们放在了烈士陵园,我们这些后人们献上节日的哀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住安定的得来不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那样一个环境里,祭奠家里去世的先辈,好像是熟人间没人互相提及的。街道上会看见有人在路边烧纸,火势旺旺加上瓶子里的酒也可能水,脸上的宁静或哀恸。回到家问妈,我见到路边烧纸的了,我们要不要也给家里老一辈去世的人烧纸啊!
从来没得到同意的回应。
噢,对了,妈似乎说,只能在家里,心里想和念。
于是乎,回到老家时候,我们才一步一摇的去土坡上带着酒水找到墓坟,烧纸,祭奠。那些曾是鲜活的,为了我们后代呕心沥血日益操劳的近的,远的年份的亲人。而那几乎绝对不是清明时节,大多是出差,探亲回到故里,每每去做的事情了。于我,记得的,25岁以后的事情了……。
生者曾经那么绚烂的活过(*^_^*)。
时光荏苒,历年的踏青节,清明节终于正式给予法定假日
图片发自简书App
4月4日,和4月5日差一天,以至于被放假了好几年,我还在放假前的日子头脑去辩证一下,咦,清明不是4月5号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者灿烂,死也长眠。记得一位来自南方的北大老师课尾仿佛说过,每每回到故乡啊!那里有无数老人的灵魂和眼睛在上空飘荡,俯视我们这些正在人间曾经的孩童们的行为啊!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止故乡上空啊!他们也在我们生活的上空凝视庇佑照拂我们啊!爱惜长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如此时,身在北京葱葱绿色中,心里存着姥姥和姨姨那些故者的音容笑貌,关怀和惦念,也有曾经邻里亲故们逝去前的光阴荏苒留下的痕迹。我知道,过则过,他们曾留在这里过(*^_^*)。祝愿她们他们安好!,我在这里深深鞠躬!感恩曾经。(*^_^*)祝福存在。他们的,和我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传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