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b站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后浪》视频刷屏,朋友圈中的每个人都表示要趁着年轻,大干一场。视频中的青年也不例外,十八岁的杰出摄影师,学业事业双轨运行;初出茅庐的戏剧爱好者,每日辛勤锻炼;20岁的年轻消防员,无畏困难,乐于助人……,还有视频中的许多在科技、旅行等各个方面有自己爱好的人,听完不免让人觉得心潮澎湃,汹涌万分。可是,这真的是我们青年人的生活吗?
回想我自己的小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更不用说什么国学、书法、音乐了。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一样,按部就班的从小学、中学走向大学,无风无浪,不惊不喜,成绩中等,相貌平平。进入大学,我才发现并不是所有同龄人的生活都像我一样的。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从小接受着现代的熏陶,他们听着英文歌,看着日本动画,去江南小镇,上云贵高原去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这是他们的生活。
所以当何冰说出:他羡慕每一个青年都有选择的权利时。我感慨万分,我真的拥有选择的权利吗?是啊,我有选择的权利,只不过是因为我的眼界变宽了,所以我才在感慨。可是,是我的眼界变宽了,还是我没有得到我应当得到的东西?
去年暑假,我去河北承德下面的一个小山村支教,京畿之地,天子脚下,想来也不会有多贫困。可是到了那里才发现不尽然。那里的孩子所得到的教育,远远不如我这个在北疆十八线小城市的孩子。记得那时我带着一台相机,到了那里孩子们争相向我借用,让我告诉他们这个怎么用;一起的英语专业女同学是北京的小女孩,温文尔雅,可她却对我们说,这里的小孩五六年级就像没有学过英语一样。
我在羡慕视频中的人,正如那里的孩子羡慕我们。这个世界上总有比你更努力的人,同样,这个世界上也会有你可望而不可即的人。记得19世纪的美国人,就在高呼人人生而平等。可是到了今天,在这个自由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了吗?
也许你可以说出千万种理由,可是我只是在想,可不可以给这些孩子同样的关注。我们每天都在宣传那些孩子的优秀,艺术素养好、绘画技巧高、熟练掌握多种语言。可是又有多少人关心到过这些在田野农间或偏僻小镇上的孩子们。他们中又有多少人可以接触到天文、科学等知识,他们又能接触到多少书法、绘画的爱好。他们可能衣食无忧,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是匮乏的。
对他们多一点关爱,对那些不如我们的人多一点同情。现在的大多数人们太浮躁,每一天都在为钱而活。就是那少的可怜的志愿活动,还有很多人是为了给自己履历贴金、为自己谋求福利。这样的人又能为那些孩子们带去什么?
说了这么多,我不是在怨天尤人,也不是在奢求什么。我只是想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他们不可复制,他们无法比拟。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平等的、或者全面的机会,让他们真的都可以无忧的去选择。我只愿,每个人都有可以选择的权利。
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