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你的人生没有目标的时候,时间于你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2、“郑重”的态度
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
3、两种未来视角下的思维差异
近期未来:想得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 。
远景规划:人们通常会着重考虑目标的价值和意义 。
4、两个策略平衡近期和远期目标
①使远期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②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5、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
“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6、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值” 。
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也就是“收益半衰期”。
7、两个无能
选择无能: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
8、利用“采铜法则”解决问题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收益是长半衰期、可以被累加事情的,尽管去做 。
9、我们为什么要多读经典?
经典的价值,就在于你总是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所以经典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
10、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
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参考书目:《精进》
作者: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