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章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指男子。《论语》中的“子曰”,都是指孔子。
(2)学:主要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把时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练习的意思。
(4)说(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指不言于表的内心欢喜。
(5)朋:与现在的“朋”意义不同,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
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学习体悟】
学后能经常温习和练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温习既帮助巩固,又促进理解,甚至还会产生新的发现,而经常练习和使用所学的知识和道理,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或有了新的收获,这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吗?
但这样的事,最好是偷着乐,不能张扬地现于言表,若分享给了不理解的人,就是对牛谈情;分享给了不喜欢自己的人,就更加遭人厌了;分享给知己好友,这是可以的,但也要考虑频率、对方的情绪和状态,所以学到了东西最好还是低调点,自个在心里乐吧,或者写出来也不错。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看我,跟我论道,当然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必须敞开大门来迎接,好酒好肉好茶招待。人生得一知己难以,人活一世,能有三五好友可秉烛夜谈,把酒话桑麻,品人生、论大道,此生无憾也。这种时候,喜悦当然不用藏着掖着,开怀大笑,来个大大的拥抱也未尝不可。
平日里为国家谋,为人生计,为生活劳,积攒了各种五颜六色的情绪和一“长江”的话,就等着朋友来时,滔滔不绝,当然也准备了善解人意的耳朵和能纳百川的心来听朋友述。人家不了解我,不理解我,我当然会不开心,可不开心又能做何用,反而气得肝火滋滋冒,还不如放宽胸怀,不当回事,把功夫花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上,做一个真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有追求有理想的君子。
学术也好,道理也好,生活也罢,内心要有自己的坚定,他人能理解是幸,他人不能理解也不强求,这个被很多客观条件和事实制约,我们应以好的心态来面对,特别是别人因不知情而误解或影响到了我们,这更是没什么好恼怒的。可以沟通的就沟通,沟通不了的,君子的时间是宝贵的,做学问或琢磨怎样做黄豆炖猪脚更好吃,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