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读书的目的,除了是为了考试外,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在新的环境,或者以新的视角去重新看待原本你已经固化的观点。
身为一个潮汕人,潮汕地区热衷生男孩的说法一直是笼罩在大众对这个地区的第一印象,人往往会跟随一些舆论、风评去片面的看待某一事物,包括我也是一样。直到我慢慢长大,走出粤东读大学后,一个很好的老师问起我关于我对潮汕生男孩、大男子主义的看法,彼时我的回答就是网络上大众对潮汕地区的评价。老师直摇头,对我说道,你还是不了解你脚下的土地。
也正是因为老师的这番话,我开始重新去了解潮汕的文化、历史,了解我脚下这片土地曾经的故事,然后我开始对潮汕为什么热衷生男孩有了自己的思考。几年前,《非诚勿扰》的相亲节目很火,那时候曾经上去过一个潮汕籍的男嘉宾,在VCR里就告诉观众和女嘉宾,他的潮汕家庭一定要生一个男孩子。视频播放完毕,随即有女嘉宾补充道,嫁到潮汕的女生一定要生男孩子,而且是两个。其他女嘉宾纷纷表示不解,接着立即全部灭灯。就是这么一件事情,被当代潮汕青年称之为抹黑潮汕事件,甚至丢脸丢到全国。让原本“嫁潮汕,必生男孩”的标签迟迟再次落下实锤证据。
网络上开始大量的人提出嘲讽式疑问,为什么潮汕一定要生男孩,你家是有王位要继承吗?爱生孩子,而且必须是男孩。这样的标签,贴在潮汕人身上由来已久,人们喜欢潮汕女生的美如仙女,持家贤惠,却将视嫁入潮汕是一件“不幸的事”。在翻阅了很多的资料、纪录片和询问了一些文化类的老师后,我认为潮汕地区出现这种现象,是跟潮汕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和宗族力量三个方面有直接的关系。
“潮汕”这两个字是意思?大部分的人对其的解释应该就是较为直接的,不就是潮州和汕头吗?事实上,过去的潮汕地区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划属潮州府管辖,而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潮汕,指的是潮汕地区地理环境形成的样貌,潮汕的潮,是潮水、海水拍打的地方的意思,潮汕的汕,是由于海水将泥沙冲击形成的坝的陆地,称之为潮汕。
在潮汕的地理环境方面,如果作为潮汕人,肯定很熟悉一个字“厝(cuo)”。在潮汕很多的地方,都有这个字所做的地名,在现代的潮汕话里,“厝(潮汕话发cu)”被理解为家、房屋的意思,汉语词典中有安置的意思。这个字其实是对潮汕地理的解释,人们把“厝”,上面的“厂”字是山的意思。我曾经有一次在家乡家族的宗祠里看到祠堂的老人家写“厝”字,是把“厂”字的一横,写成一撇,让它更像一座山。中间的“共”删去下面两点的字,其实对应是“田”。最后的“日”是指海上的日出。背靠大山,脚下种着田,看着海上的太阳升起,三面背山,一面环海,这种地理环境在古代,就代表了封闭性,因为交通的不方便和外界接触的低频,导致了文化的单一和守旧。
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多灾多难,天灾人祸战乱资源短缺。纵观历史,这块土地上发生过太多不为人知的悲剧。在古代,是岭南的蛮夷之地,是各朝代的末任皇帝逃亡的末路。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在潮阳海门写下“望帝”;明朝国姓爷郑成功从汕头南澳起兵收复台湾,却也给潮汕留下了“鸥汀惨案”的事件。近代以来,国内战乱,民不聊生,潮汕地区大量的人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不得已告别家人,独自坐上红头船去南洋谋生,从此成为一个番客。现在大家看到的有很多潮汕人遍布东南亚及其他国家,成为华人华侨,但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成为今天的华人华侨,也有很多人葬身大海,累死在异国他乡,一辈子都无法魂归故里。新中国成立前夕,潮汕发生旱灾,很多人不得已离开家乡去江西或者福建逃难,这一去,再回来的也是寥寥数人,俗称“走江西”。诸如上述这些无法躲避灾难,才历练出今天潮汕人肯拼搏,好团结的精神。同时这也是为什么,在潮汕人们信奉神灵,信奉老爷。多灾多难的现实环境,让人们只能把希望寄托给神灵,期待上天的庇佑。这里的人相信心诚则灵,相信诚心面对神灵可以保佑潮汕地区度过磨难。也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让潮汕人家保留了中国传统“多子多福”观念的原因。来保证自己后继有人,有儿送终,家族延续。
传统的潮汕观念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成为别人家媳妇的女儿不应该再管娘家的事情,甚至对父母也没有赡养的义务,亦家里的父母的财产(遗产)也与你无关。因此再过去,生女儿并不能完成保证自己后继有人,有儿送终,家族延续的任务。加上当时潮汕的主要营生的手段涉及农业、水产业、养殖业、商业,有农民,有渔民,有商贩,也有我们之前说到的番客等等。靠海的潮汕地区,海上的生计自然少不了,但是作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却并不适合长期在海上的生活。在当时的基本谋生职业上,除了农民,女人可以胜任外,其他的需男性胜任较可。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商贩的生意都不好做,甚至需要去外地做生意,路上多得是强盗谋财害命。也正因为如此,潮汕的男性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支撑,男主外女主内的方式,以及男性地位高一些得以传承并广为认可,一些潮汕大男子主义也由此衍生。男性也同样是作为拳头说话标志,潮汕地区另外的标签就是民风彪悍,十分团结,宗祠力量强大。古代潮汕地区资源有限,为了赢得资源的归属权,两大宗祠大打出手的事件层出不穷,这就是所谓的械斗事件。谁家的男丁多,就可以为宗祠增加力量,抢的更多的地盘和资源,也是衍生了潮汕地区的人民为什么民风彪悍,但也十分团结的原因。
在潮汕地区的社会环境资源严重匮乏,天灾人祸不断,潮汕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导致以前潮汕人思想传统单一,以及嫁出去的女儿无法照顾娘家,老人希望有儿养老,远行的商人,打渔人,下南洋的人希望家里能有多几个哥哥弟弟可以照顾家里,村里的宗祠希望你家里能多一些男丁,壮大力量等原因,由此潮汕喜欢生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原因就非常清晰了。但是,传统的潮汕不能如今日的潮汕相提并论,改革开放后的潮汕,汕头市成立了经济特区,越来越多的潮汕年轻人,走出了潮汕,现如今世界各地,都能看到潮汕年轻人的踪迹。大环境的转变下,处理一些宗祠之间的矛盾,以及拥有更科学的方式方法,我们国家也建立起了法治体系,完全可以通过寻求法律的帮助来解决问题,正所谓打赢坐牢,打输住院。
现在如果谈到潮汕,更多需要重新去审视新的潮汕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潮汕年轻人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当我们再谈到潮汕的时候,不再只是李嘉诚和马化腾。而是更多的90后年轻一代的创始人。新的文化,新的观念正在改变潮汕传统不适用于当前社会发展的思想。越来越多的潮汕女生不再是在家带孩子,而且走上了工作的岗位,成为了新时代的独立女性。有一些成为新时代优秀的90后女性公司创始人,比如快看漫画APP的CEO陈安妮。
潮汕喜欢生很多孩子,特别是男孩的时代,正在慢慢结束。新的潮汕人,正在用新的思想去引领新的潮汕文化,拥有全新且科学的生育观。也越来越多的潮汕年轻人喜欢潮汕文化,并将优秀的潮汕文化和潮汕美食带向全世界。台湾有部电影《阵头》说的就是当地的一种传统庙会文化,在一群年轻人的努力和创新变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庙会文化。未来这一时刻也会在潮汕地区发生,新时代,新征程留给潮汕年轻人很好地书写新的潮汕历史长卷,争取早日摆脱那些地域黑的标签,树立起属于新潮汕的新标签的机会。
潮汕,没有王位要继承,只有份新文化要传承。
作者简介:吴梓霖,一个青年作者,青年导演,潮汕人,读书期间创作纪录片作品《增城故事》。荣获2022第三届“故宫以东”完美世界文创校园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和2020“非遗创美,泽润增城” 增城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