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把人的学习分为三个区,第一个区叫舒适区,顾名思义,你呆在那很舒服,因为这里面的你全擅长,而与之相对的叫恐慌区,那地方你所有的东西都不会。
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有一个区,叫学习区,所以学习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脱离舒适区。学习的本质就是不舒服,因为你要去做你不会做的事情。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我打游戏一直很菜,因为我只想打得爽,每次都只选那几个擅长的英雄,很少会去挑战自己选操作困难的英雄,更不会花时间去研究,纯粹找心理刺激,所以只是被游戏玩,水平也很菜。
这也能说明打了这么多年篮球一直只被定义为射手,因为我最擅长投篮嘛,很次练习我也只练习投篮,很少练习运球,脚步,比赛中也只是找机会投篮。因为这样我最舒服,所以没有提高。包括健身,经常练练手臂,为什么,因为相比深蹲硬拉卧推这些,练手臂最轻松嘛,还可以给自己心理安慰,今天进行了练习,其实效率极低。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没听说大学时候成绩有多好,可是他的行为方式,就是不断地挑战非舒适区。他每年都给自己订一个全新的任务,那些任务甚至有点匪夷所思。2010年是学中文,11年是他只吃自己亲手杀死的动物(是不是很奇怪)。12年是重新学习编程,13年是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不知道在Facebook上认识的算不算),14年是每天写一张便签去感谢一个人,15年是全年跑365英里(约587公里)。
牛人就是牛人,一天不进步,自己浑身都不舒服。可是我们只是普通人啊,普通人没那个境界怎么办呢?按罗胖书中的指导意见,就是让自己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被动的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而好的学习环境就是有即时的反馈。他指出,好的学习环境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去建立一个即时的反馈机制。
结合我自己,怎么去建立这个反馈机制呢?自己早已脱离学校参加工作,去各种培训班时间也不允许。首先从自己做起,每天给自己回馈总结的时间,也去总结学到的知识。第二和老婆一起学习进步,夫妻是最好的学习伙伴。第三和兄弟们在群里多交流,一人学习带动大家一起。新的一年,先从健身这件事情突破自己,最后一定要有耐心 ,对自己也好对其他的人和事情也好!
2018,走出自己的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