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看到一部以反种族歧视为题的影片在美国得奖,有一种论调立刻顺势冒了出来:《绿皮书》的胜出是病态美国式“政治正确”的又一场胜利。在笔者看来,这完全是局外人想当然的“望文生义”,《绿皮书》摘金是“奥斯卡八股”的胜利,
在价值观上它又“老”(陈词滥调)又“白”(白人中心),倒是和学院奖的主力投票人群高度契合。
美国式“政治正确”的悲哀可能正在于此:它总是在明处声嘶力竭地高喊,是因为暗地里于无声处它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两相比较,笔者不会对《绿皮书》的劲敌《罗马》表示那么多的失望,至少它不算是八股。
“基于真实事件”是冲奥影片的标准姿势了。《绿皮书》在片头很聪明地标了“基于真实事件创作”。“创作”当然是虚构为主,留这一手大约是早料到唐的家人会站出来抗议。
有温度、有火花、有成长的人物,只是成就了一个顺畅的故事——有些过于顺畅了,以致熟悉好莱坞套路的观众又可以玩猜台词的游戏了,而没有在社会历史的层面上创造更宏大、更深邃的审美体验.
问题不只出在给主人公设计的外在威胁是过时的刻板印象大杂烩,更大的问题是用和稀泥的方式去化解这些威胁,但求圆熟讨喜,不顾前后矛盾。
影片主要情节是上世纪60年代,纽约白人托尼·利普接受黑人钢琴家唐·雪利博士的雇佣,作为他的司机,一路陪伴雪利到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各州进行为期两月的巡演.
托尼拿着《绿皮书》(上面有南方各州对黑人友好的旅店、餐厅、酒吧等),绅士的黑人与普通的白人,让旅途充满了摩擦和故事.
就这样一边巡演,一边斗嘴,一边与外在的歧视抗争,与内心的偏见斗争,最后两人友好的回到了纽约,据说该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主人公
托尼出生底层,住在贫民区,有妻子和两个孩子,生活拮据,是个负责任的男人。
在托尼骨子里仍然有着对黑人的偏见:家里来的两个黑人维修工用过的玻璃水杯,托尼用两个手指夹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后被妻子捡起来.
最初,一路上两人文化、素质、处事方法摩擦不断:托尼抽烟,雪利嫌弃,托尼悠闲回答:烟是吸进我的肺,我才是抽烟的人,又不是你。
托尼偷拿玉石,雪利让他付钱,托尼说:玉石我是从地上捡的,不是从货盒里偷的,我才不会为地上捡起来的东西付钱。
当雪利在酒吧遇到危险,托尼会不动神色做拔枪状,吓跑不轨者。
在公共浴池为了解救雪利,托尼贿赂警察,把贿赂说成捐赠,情商够高。
雪利虽然在巡演过程中因为是黑人,受到许多不公平待遇,但雪利始终保持高贵的绅士风度,他始终坚持认为:“保持尊严才会赢”。
影片故事人物不多,情节也不复杂,偏见、友情、亲情交织在一起,人性有善恶之争,托尼一个底层百姓,爱家庭、爱妻子,为了生活而努力,虽有种族偏见,为了挣钱受雇于雪利,但在接触过程中,他放下了偏见、为黑人雪利受到不公平待遇抗争
虽然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体现了人的善美,每一个人都有尊严,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严,尊严是自己争取的、是相互的,你尊重他人,他人才能尊重你,平等是人和人之间一种关系。
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也在电影和我们的现实之中对望。这个对望犹如影片中汽车抛锚的那个镜头,雪利博士面靠着汽车,远望着一群在田里辛苦劳作的同胞,雪利那忧伤无言的眼神,让人伤感。
凡人的世界里有平常的人逻辑与生活观。托尼在车上啃着鸡排对雪利说的话,极具着人生的哲理。
——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
——上班就认真工作,笑就尽情大笑。
——吃东西时,就像是最后一餐那样去享受。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也是一样,认真地看一部好看的电影,尽情地看,开心地笑,愉快地享受,无穷地回味。
这是我喜欢的《绿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