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明朝的大臣
八)第八位皇帝朱见深时期的大臣
4,梁芳
梁芳贪黩谀佞,与韦兴比肩。成化年间,万贵妃(万贞儿)得宠,他便每天给她进送美珠珍宝讨好她。他的党羽钱能、韦眷、王敬等,争着借给皇帝采办的名义,外出到各大镇当镇守太监,在那里滋扰生事,搜刮财物,但皇帝因为万贵妃的关系,对这些事全都不过问。梁芳又引进妖人李孜省及僧继晓,互相勾结,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被他们拿着圣旨直接封官的,累计有千人,全都称为传奉官,其中有些甚至是从毫无功名的平民百姓一跃而成了太常卿。陕西巡抚郑时揭发梁芳,被罢官。郑时是个正直的官员,遭到这不公的惩罚,老百姓都同情他,哭着送他,皇帝听到这情况后,有些后悔,便赶走了十个传奉官,还把六个投进监狱,下诏从今以后,传圣旨授予官职的,都要复奏,但并不责罚梁芳。指挥袁辂献地建佛寺,梁芳请皇帝让他承袭广平侯爵,宪宗竟然照准。
梁芳的母亲在老家居往,梁芳便向明宪宗请准,让他的弟弟、锦衣卫镇抚梁德经常往来京师与新会之间,以供奉侍养老母。梁德便乘机在广东到处搜罗花木禽鸟,以私人的身份进贡给皇帝。他所用的船只、车辆、脚夫、口粮包装等一切费用,均由政府供给,成了对地方官民的祸害。因此,广东左布政使彭韶上疏谴责,疏中涉及梁芳。梁芳大怒,向宪宗进谮言,把彭韶调往贵州。刑部员外郎林俊,因为弹劾梁芳和僧继晓,亦被投进监狱。
梁芳常肆意挥霍宫中库藏的钱财,一段时间以后,宪宗去内库视察,发现几朝累积下来的七窖金全部用光了,便对梁芳和另一个太监韦兴说:“浪费库藏,都是因为你们两个人。”韦兴不敢回答,梁芳却狡辩说:“兴建显灵宫和各处祠庙,都是为陛下祈求万年福泽罢了。”宪宗不高兴地说:“我不挑你的毛病,但后来的人将要和你计较了。”梁芳很害怕,便游说万贵妃,让她劝皇上废了太子朱祐樘,改立兴王为太子。刚好这时泰山累次震动,占卜的人说这天象应在太子身上。宪宗害怕了,这事才没有进行。
成化二十一年(1485),有流星,声如雷,宪宗害怕,下诏求直言,科道官纷纷上表弹劾梁芳等,宪宗虽然没有责备群臣,但仍不惩处梁芳。
成化二十三年(1487),宪宗去世,孝宗即帝位,以黩乱朝政的罪名,将梁芳降为南京御用监少监,退居家中。梁芳赶紧把原来赐给他的和远官店及永清县庄田退还。后来梁芳一直没有被启用。后郁郁而终。
5,李孜省
李孜省(?—1487),明代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以布政司吏待选京职,因贪赃事发,匿不归。学方士术,厚结中官,取悦明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特旨授太常丞,改上林苑监丞。献淫邪方术,渐干预政事。十七年,擢右通政。二十一年,为廷臣、言官所劾,贬归上林监丞,未几再复左通政,益作威福,缙绅进退,多出其口。累官至礼部左侍郎。明孝宗立,下诏狱死。《明史》将之列入佞幸传。
6,汪直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西监派掌门汪直,自从被韩雍大军带到京城,挨了一刀变成宦官之后,奋发图强,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积极进取(拍马屁),努力争取盟主朱见深的信任,并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在西安门开办了西厂,他的办厂准则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汪直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汪直(?-1559年12月25日),即王直,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本名锃,号五峰船主。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键人物而有较大历史知名度。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贸易中断,汪直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后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和其幕僚徐渭主张对其招安, 但却被时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所擒,随后被处死。
日本长崎县平户市松浦史料博物馆外竖立着一座汪直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