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佩荣教授的著作《国学的天空》,在《庄子的逍遥》部分提到了庄子“外化而内不化”的观点,读之心有所触,触有所感。
不觉然, 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已七年有余。因未明白这“外化而内不化”的道理,有时候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看不惯,对一些人的行为看不上眼,不肯合于流俗,工作中碰过壁,生活中遇到过困惑,内心也有过挣扎和痛苦。
“外化而内不化”,庄子给我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事的模行为方式。就内外而言,听从内心的召唤,坚守灵魂的高贵,并不是非要逆俗而行,与世俗决裂,孤傲地坚守。外化,就是说就外在而言,我们在行为方式上应该遵守社会的行为和道德规范,外表上看,与常人一样,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上班上班,该参加应酬参加应酬,该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就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样,我们才能立足于世,但我内心该坚守什么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外界的人和事影响不到我,即便是我没有大把的金钱、显赫的社会地位,但并不影响我灵魂高贵的坚守,不同流合污,不谄世媚俗,不苟合与人。
坚持“外化而内不化”,无论社会多么浮躁不安,无论周围其他人怎样追名逐利,无论自己蒙受多少委屈和不公,依然微笑着面对生活,与他人和谐相处,不斤斤计较于名利得失,只求得内心的平静和安适。今生与书香为伴,神交古圣贤哲,滋滋不倦地修身养性,对于社会价值中所谓的成功,追求不苛求,身体积极融入社会,灵魂依然坚守精神高地,做一个灵魂高贵的人,做一个坚守内心神圣戒律的人,做一个心灵宁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