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要动脑、动口、动手
近段时间,总感觉课堂效率不高,复习课,需要讲的题目很多,可明明课堂上感觉学生听得都很认真,似乎也都听懂了,学会了,结果一做作业,却又错误百出,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回顾这段时间的课堂,我觉得数学课还是应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一、动脑。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动脑思考自然是最基本的要求。动脑的过程是学生逐步实现思维成长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面对一个问题,学生只有经历了判断、比较、推理、验证等思考过程,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感悟知识,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建构起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只有经过深入的思考,经历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积累起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阴影部分的面积时,我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每个图的解题方法,而是让学生先自己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根据解题的过程,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最终总结出了:整体-空白,转化法、分割法、等量代换法等几种典型的方法。这样当学生再遇到一些新的图形时,他们就能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独立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了。
比如昨天作业中有这样的一个题目:
一开始,我还担心学生难以做出来,没想到不一会儿的时间,班级里就有十多个同学想到了不同的方法:
分割+等量代换法:长方形的面积分为空白1、空白2和阴影1,阴影2,空白1+阴影1等于圆面积的1/4,空白2+阴影2(将阴影2替换为阴影1)等于圆面积的1/4,这样,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半径为4厘米的半圆的面积。
等量代换法: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扇形的面积相加-重叠的阴影部分面积+上面阴影部分的面积,根据题目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推理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扇形的面积之和。
二、动口。
史宁中教授说,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在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学会“说数学”。
1、说推导过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先用教具进行了演示了圆柱拼成长方体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闭眼想刚才的推导过程,接着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回想并尝试说推导的过程,以及在切拼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最后再让学生尝试完整地叙述推导过程。这个过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将操作和口语表达结合起来,通过“实物操作(感知)--闭眼想象(形成表象)--借图回想(初步抽象)--复述过程(抽象)”,帮助学生将这种情境、过程留在头脑中,形成了动态的表象。
2、说解题思路,训练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之,语言的磨炼也将促使思维更加精确、合理。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解题思路是一个由已知到结论的推理过程,是由线索到真相的分析,疏通解题思路正是学生实现知识生长,能力提升的关键点。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会做不会说、想说不会说的现象。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序、完整地说自己的解题思路,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说解题思路,让内隐的思维更清晰、明朗。
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面对一些难题时,总有一些同学能很快地发现数量关系并正确解答,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直觉思维吧。然而,这种思维常常表现为即时性,内隐性,若不能及时将想法表述出来,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认知,掌握科学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循着自己的想法,用数学的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解题思维,让内隐的方法外显化,让零碎的想法系统化,清晰化。
例如,复习期间,遇到这样一道题目:
六一班一共有56人,将男生人数的1/4和女生人数的1/5抽调走后,还剩下43人,原来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大多数学生看到此题,完全不知如何下手,部分同学想到了列方程来解决,不过又在计算上遇到了问题。此时,我看到有个同学这样列式:56-43=13人。56-13×4=4人,4×5=20人,56-20=36人。说实话,一开始我还真没看懂他是怎么想的,于是就鼓励他来讲讲自己的思路,结果他还没说两句,就把自己绕晕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此时,我抓住他刚才讲的的一句关键的想法,追问:男生和女生各抽调了一份,那么13×4表示什么?这样一来,他马上想到:假设男生和女生各抽调了4份,那么就抽调了13×4=52人,这样也就只剩下女生人数的一份了(也就是4人),根据题中的信息可以求出女生一共有4×5=20人,男生就是56-20=36人。
(2)说解题思路,让思维更有条理、更系统。
数学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受年龄和心理发展的限制,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比较单一、其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不高,因此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在表述解题思路时,要么是把自己的解题过程照本宣科地读一遍,却无法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列式,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要么就是看到哪里想到哪里就说哪里,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或者就是在说解题思路时,不能从整体去概括题目的本质、从信息之间的内部联系去分析,以致于表达出来的思路都是零散的,难以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认知。
例如:在复习阴影部分面积时,很多学生都是一看到图形就开始拿起笔做,却不去分析图形之间的联系,结果就出现了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的现象。因此我要求学生在看到图形时,先想一想并说一说:这个阴影部分是规则图形吗?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直接求吗?如果不能,是否可以将其转化成规则图形?或者它与哪些图形有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例如:下图中的两个图形:在解答后,我要求学生这样说解题思路:
图1:阴影部分是一个底是16厘米的三角形,但不知道高,所以无法直接求出。但阴影部分和三角形DEC组成了一个大三角形ACD,因此可以用三角形ACD的面积减去三角形DEC的面积。三角形ACD的底是16,高是10,三角形DEC的底和高都是10。有了解题思路的引领,学生很容易就能列出算式求解。
图2:阴影部分是不规则的图形,但通过平移可以将这三块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4×2=8平方厘米。通过这样说解题思路,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更感悟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又如圆柱和圆锥这部分题目中,关于二者的关系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特别是圆柱形容器中放入圆锥的问题,好多学生分不清楚求高(或底面积)究竟什么时候要乘3?什么时候不乘3?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一味地干讲,学生难以深入理解事物内部的联系,难以做到举一反三;有些老师会总结出一些公式来让学生直接套用,这样虽然会让学生暂时取得好的成绩,然而对学生的发展却是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认真读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尝试说解题思路,慢慢让学生进行系统化思维,条理化说明,数学化表述,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学生的应用意识。
以下面的题目为例:
一个底面直径8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面装有10厘米深的水。将一个底面半径3厘米的圆锥浸没水中,水面上升了0.6厘米,求圆锥的高。
说解题思路:
a/通过读题我们知道上升水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体积,上升的水是圆柱形状,已知了底面直径和高,可以求出它的体积也就是圆锥的体积,根据圆锥的底面半径又可以求出它的底面积,最后可以根据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用体积×3÷底面积求出圆锥的高。
b、根据问题要求圆锥的高,我们需要找到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其中底面积可以根据半径直接求出,而圆锥的体积等于上升水的体积,要求上升水的体积需要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上升水的高度。因此,第一步可以求出圆锥的底面积,第二步求出上升水的体积,最后根据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用体积×3÷底面积求出圆锥的高。
(3)说解题思路,让认识更准确。
在求阴影部分面积时,常常遇到一些图形需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