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肯定都经历过当我们到不同的地方会被那里的环境所影响,比如我们到了图书馆就会不自觉地停止说话保持安静,因为整个人图书馆的人都很安静,如果你吵闹就会成了另类,会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
这就是图书馆这个地方所蕴涵的“场”的力量。“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就像到了寝室你就想睡觉,到了办公室自然想工作,而到了餐厅自然想吃饭一样。
我们内心的情感大象对环境信息是非常敏感的,总是先于理智感知到环境里面所包含的特定行为信息,从而做出特定的行为。
而我们就可以利用大象的这个特点,去创造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场”,从而让我们做出去改变。关于养育一个“场”,我自己有过以下的经历。
我曾经努力地给自己制造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个人学习的场,但经历了一路的坎坷。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我只能在这个房间里安排自己休息和学习的区域,房间摆一张床,床尾就是一张书桌,书桌上面是书架,摆放了我自己的书,下面摆放了一台电脑。
但实际经历过之后发现这并不是最理想的,我把休息娱乐学习的空间都放在了一起,自然就很容易互相影响。比如看书的时候,不小心点开了电脑,就会不知不觉玩了很长时间。
更不好的情况是,后来我的侄女慢慢长大,她老爱跑到我房间玩,让我静不下来,客厅来来往往的人也很容易影响到我,所以我想要想要找个安静一点的地方。
后来我发现我们家三楼额外搭建的一个小房间倒是挺不错的,虽然比较简陋,还是泡沫板盖的顶。但我觉得这里安静,没有什么人会打扰到我,而且空间也挺宽敞,我除了摆放书桌之外,我还可以另外再摆一张桌子。这张桌子很有用的,它让我跟摆放电脑的书桌隔开了,我就可以在这个桌子上安心地看书学习。
再后来,我这三楼的小房间也被妈妈看上了,她要在这里摆放一张神台,用于祭拜。我肯定会尊重妈妈的意见的,虽然我不迷信不相信这些东西。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要给予尊重。所以我的床就搬回二楼那里去了,但之前那个房已经被塞满东西了,完全收拾不了,我也不想收拾,也就偶尔回去睡一晚。
从此这个家里面就没有真正属于我的个人空间了。去年我要考教师资格证,需要复习,为了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大过年的,我跑回山里的老家,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呆了7天,复习了7天。
其余时间的复习也是在图书馆的自习室里完成的。
经过这一些的体验,我是深深体会到了“场”的力量。在特定的点做特定的事,效率确实会高很多。而且一旦这种在特定地点做特定的事的反应深入到了我们的潜意识,变成了情感大象的非条件反射,这种行为就会成为我们的习惯,改变就自然变得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