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给我留下一点启示:放空自己,专注当下。
我们生活中经历的一切,积累的所有,如果都变成了我们的经验,那么这些固有的模式会阻碍创意的发生。如果仅仅是一种原本的存在,那么就需要一种链接方式,把它调动出来。我觉得这种链接就是:放空自己,专注当下。
书中强调用纯净的目光看世界,我们不再随意地贴标签,放下自己!还原事物本来的面目,万事万物就有无限连结的可能。
就拿我们班一个学生来说,刚开学没几天就和任课老师发生冲突,同学反应以前老师都不管他的。孩子的妈妈到学校来说,他小学低年级时成绩特别好,可爸爸的脾气特别暴躁,所以孩子有时情绪很难把握好。
了解这些后,我并没有给他贴上一个标签,好或者差。就拿出一个老师对待学生应有的姿态,细致观察他当下的言行。我发现他是一个特别纯粹的孩子,好好跟他说,什么都能接受。比如,他遇到问题会问,也愿意跟老师交流。看课外书特别专注。我经常把他这些真实的表现展露在其他同学面前。他得到认可后表现越来越积极。不管是背书还是作业,从不落下。
这里要说和创意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孩子和自己的链接,老师和孩子的链接,用正确的方式打开,呈现了不一样的精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