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都知道,每年一进入秋冬季节,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着无数长春家长:那就是被教育局明令禁止的小升初考试,明面上说禁止,说严查,但是私底下,各大学校的考试,依然在持续不断的进行着。
这种有选拔性质的“掐尖”考试,为何屡禁不止?为何让长春家长如此疲惫?
“掐尖”--进入名校的重要途径
进入名校,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于是广大家长趋之若鹜。没有名校学区房,没有进入重点民办学校的关系,那怎么办?只能拼孩子成绩。
在此前提下,“掐尖”考试成为了这类学生进入名校的唯一方式,而家长和学生的追捧心理,正巧给考试提供了“需求市场”。
而对于各初中来说,他们需要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他们创造中考奇迹,“掐尖”考试,也就成了各名校间互相博弈的重要手段。
教育资源不均衡
现在长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拿家长们最头疼的幼升小入学举例,朝阳区的老牌学校明德小学每年的招生计划数都在600-700人,但年年都会出现审核上千人的局面,家长们挤破了头也想将孩子送入好学校。
而一些不太知名的学校,可能每年招生人数仅在1-2个班额。许多学区内的学生家长,会担心此类学校教学质量一般影响孩子,进而想办法给孩子选择其他学校。
家长望子成龙心理
为了孩子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不至于在起跑线上输给别人,家长们不惜巨金给孩子补课,给孩子报辅导班,给孩子报各类小升初选拔的考试。
自家学区房不好怎么办?不能去,托关系去名校;没有关系去名校怎么办?让孩子努力学习通过“掐尖”考试去名校?这所学校的考试落选了怎么办?换一所接着考。
考不上,成绩不够出色就补课呗,于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许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上所好学校,把多年的积蓄都掏出来了,不惜血本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
趁机发财的培训机构
教育局明令禁止各初中举行选拔性质的考试,但是为什么私下还有这么多考试在“偷摸”举行呢?
除了在学校里学习课内知识,辅导班是每个孩子每周准时报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恰好可以给各学校提供优质的生源,于是,一拍即合,“掐尖”考试应运而生。
辅导机构借此机会招揽更多的学生,将外部学生通过考试选拔,宣传的形式转化为自己的学员。一方面,辅导机构在学校那边赚足了面子,另一方面,又让家长心甘情愿地掏考试费、掏学费。
“掐尖”现象造成教育死循环
凭借着招收的优质生源,一些名校不断刷新着一个个中考神话,吸引了更多家长的追捧。于是此类名校招生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不断膨胀,体量惊人。
而同时,一些“非名校”的生存空间却被狠狠挤压,使得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不信任,优质生源匮乏,办学举步维艰。
成绩出不来,学校、老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遭遇挫折,一些好的师资纷纷出走,这又是对教学质量的釜底抽薪。这种打破教育规律的模式已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
这种局面,到底怎么破?
——除非教育部教育局把所有学校全变成统一,不再有好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