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后,发现自己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阅读能力确实还停留在小学六年级。拿到书就从头读到尾地死啃,遇到不懂的我们查字典,这些习惯是否我们一直保持到现在。
前言
我开始阅读已经有1年时间了,一直效率很低,有的书看两个月还看不完,简单的一点也要看一个月,看完自己也没有总结,只是做了很多笔记,笔记又太过零散,总之收获较少,一直比较苦恼;我在上个月试图问了一些朋友,都没有得到系统性的阅读方案,后面无意搜索到这本书,也算结缘。
我的目标:找到一个既能高效阅读,又能易于理解记忆的阅读方法,本书很好地为我提供了这个方法。
阅读常见的错误
以下四种错误习惯,我全都有;因为我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在30岁之前我都不喜欢看书,后面技不如人,思考的事情多了,才有了学习与阅读的习惯。
书拿到后,从头到尾开始读,死啃
我以前拿到一本书,一般是看下目录与序言,序言很好懂,读完序言基本知道自己对该书是否感兴趣,然后我会稍微读一下目录,没有怎么理解,就开始从第一章开始读,直到最后。
当时想的是目录看不太懂,读完各个章节后回来看肯定就懂了。经常读着读着不知道这本书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读到后面忘了前面,如果没有把整本书读透彻,思维是很混乱的。
看到不懂的停下来,先搞懂这个点
这是小学六年级以前的阅读习惯,因为小学生不懂的多,老师就教我们查字典,后面我们就保持了这种习惯。我也是这样的,所以一本书我要么读不完,要么要读两个月。读不完,我就不能了解全貌,读两个月就现在这种信息爆炸讲究高效的社会来说,也确实太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在床上阅读
在床上阅读精力不能完全集中,因为灯光,身体放松等原因,不超过半小时眼睛就睁不开了,这确认有助于睡眠,如果对于失眠者,还是很有效果的,如果你想理解一本书,从中获益,这种方式极不可取。
用手机阅读
手机与床配合起来看书,入睡效果更佳;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更谈不上理解从中获益了。
速读
很多大师讲究速读,我确认试过,如果是小说,故事会,完全OK,如果是逻辑稍复杂的书,完全搞不定,读了当没读;如果是小说故事会的话,也完全不需要啥技巧了。
应该怎样阅读
粗读
- 封面
- 书衣,如果有
- 序言
- 目录
- 跟自己相关的章节略看看
意思是花不长的时间(半小时、一小时)来理解一本书的全貌,理清架构,能知道这本书是谈什么的?怎么谈的?
细读
- 看标题的小标题
- 找关键句
- 自己的思想与作者达成一致,理解作者主旨
- 该本书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没解决
- 公正地评断这本书
实际就是完全理解这本书,实际上如果粗读已经能够理解或认为这本书没意义,就不需要细读了;如果不完全理解,可以筛选部分进行细读。
正确阅读姿势
- 找办公桌阅读,让眼睛跟着手指或笔阅读,全神贯注;
- 随时做笔记,下横线、两条横线、加星、空白处写感想等;
- 画脑图,先发散,再聚焦,先学习所有重点,再总结精华,五条或一句简短的话即可,因为多了也记不住;
- 写读后感,跟朋友描述这本书。
本书对我的帮助
- 让我对阅读有一种系统性地认识,我以后知道自己该如何读书了,不会盲目;
- 我的效率提升了,我未来可以更快地阅读更多的书籍,并且收益也比以前多,因为我知道读书的方法;
非常主观的认为觉得不好的地方
- 用太过复杂或啰嗦的语言来描述“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件事情,一共有400多页,我们真的需要读这么多才能掌握阅读的方法吗?但可能只是对于我来说,毕竟我是主观的;
- 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我觉得阅读起来不是特别通顺,总有种感觉是翻译的,绕着说、词不达意的感觉;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以上是我的主观意识,不代表很多人的想法,我也没做过调查,纯是我自己的想法。
自我总结
如何阅读一本书?
采用正确姿势,对书全神贯注地进行系统性地粗读、筛选式地细读,然后总结这本书,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