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胥枫
原文选段选自《小说的骨架》第三章
【I】
why: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动笔去写一个故事或者一本小说,往往基于一个不吐不快的前提,或者内心的一种肿胀。可是一个前提也仅仅就是一句话,无法拓展更多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一本小说。然后我们的写作梦想就这样在不完整中不了了之。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内心肿胀、不吐不快落于纸笔呢?当然有。
what:
下面,我将给大家带来一个方法——“如果”问句法。通过不断的提出假设,深挖结果或者故事背后的故事,最后塑造成一个完整的且符合逻辑富有创意的故事。
how:
第一步,写出一个前提。通常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想要动笔的想法,比方说《包法利夫人》的前提就是——一个追求浪漫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古板木讷的穷人。
第二步,根据给出的前提,提出“如果”假设,并给出答案,再反复提问并回答,知道问无可问。
第三步,在列出的假设与答案中,筛选出符合逻辑具有创意并且能够串联成一个故事或者一本小说的假设与答案。然后去完善成一个故事。
【A1】
【一次亲身经历】
这是一个半好半坏的例子,发生在今年年初关于简书征文活动——看图写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我就去通过提问的方法完成的,经历如下↓
①通过“我是一名著名的摄影师,可我从来没有碰过摄像机。”这句话,我开始对自己提问并且自问自答。
问:文中的“我”没有碰过摄影机是如何出名的?
答:“我”通过造谣出名的。
问:我为什么要造谣?
答:为了得到小提琴而造谣。(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图片中的小提琴,想着看图写故事,图片中的东西得有,不能浪费。)
问:那“我”为什么非得要得到小提琴,甚至通过造谣的手段来得到它呢?
答:因为那把小提琴是“我”家族的图腾,代表“我”家族的一个标志。(为了使故事合理性,我必须得体现出小提琴的重要性。)
问:为什么那把小提琴非得通过“我”造谣得到呢?
答:因为那把小提琴现任主人打算将小提琴留给自己酷爱摄影的儿子。
②其实自问自答到这儿,整个故事的脉络已经很清晰了。这时我需要考虑的就是故事的连贯性与符合逻辑性,我需要完善一些细节。
问:为什么我能够造谣成功?
答:因为小提琴现任主人的儿子为了追求他喜爱的摄影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而老翁因为这件事深受打击,导致神志不清。
问:我是怎么知道乌樟巷的?为什么要到乌樟巷?
答:因为文中“我”父亲的遗嘱要找到小提琴,并且得到小提琴出现在乌樟巷的线索。同时老翁的儿子黎旭是父亲隔床的病友,得知“我”要去乌樟巷,因而托付我去看一看他的父亲。
就这样,一篇故事就完成了。
【反思】
虽然我并没有严格按照“如果”问句法,但是跟这种方法大同小异,不同的是,一个是提出假设,一个是给出疑问并且做出回答。我的过去经历并没有给出多线假设,而是直接一条线提出疑问并且答疑的。这样做虽然也可以完善成一个故事,但是不能够完整的深挖出故事背后的故事,使原写的小说戏剧性不是特别强烈。
【A2】
明年构思新的故事时,给出一个前提,比方说,失恋的猫。
然后提出假设:
如果不是猫可以是什么?狗可以吗?
当然可以,不过猫跟狗的象征意义不同。
如果猫不是猫而是人呢?那那个人是怎么变成猫的?为什么会失恋?
猫是人,还是个女人,因为中了一种魔法所以变成了猫,失恋是因为她成了猫,原本的恋人就爱上了别人。
如果猫不是真的失恋会怎么样?
……
等等,依次提问做出假设并且回答下去。
最后,在上面的一堆假设和答案中,找到符合逻辑具有创意的点子,完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