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是为了避免电子产品可能给孩子带来的种种危害,但其实,我们自己往往也深陷其中,英国儿童文学家达尔在《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一书中说:
电视腐蚀了脑中的感官!
它扼杀了想象力!
阻塞、扰乱了心灵!
它把孩子变得如此迟钝与盲目!
孩子再也不能了解幻想和梦境!
他们的脑子变得像奶酪一样松软!
他们的思考力生锈、结冻!
电子产品的魔力到底是什么?
我们小时候,经常是一群孩子一起玩,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自己玩,很少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电子产品中的社交软件和互动游戏为孩子提供了同伴交往的平台,孩子们正试图通过冷冰冰的机器,获得与同伴间的温暖情谊。
成就感的召唤
当身边的所有人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时,谁来拯救孩子脆弱的成就感?成绩不好的孩子又该如何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虚拟的网络世界不以分数论英雄,电子产品敞开怀抱接纳众生。不甘于做分数机器的孩子能够在电子产品中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间交往本来就少,很容易变的孤僻。如今孩子多数时间都是在捧着冰冷的电子屏幕,实际上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
电子产品中的虚拟人物,看得见摸不着,不能像和现实中的人接触时那样学着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从而形成良好沟通,和他人建立起分享、关心、合作等有利的社交行为。
渐渐地沉迷在电子产品世界中的孩子越来越不合群,他们变得不愿和外界交往、甚至畏惧交往,这怎能不让家长们担忧呢?
很多家长都希望让孩子接触到最新鲜的事物、增长见识,比其他同龄孩子知道得更多,而最快速、便捷的渠道便是以电子产品为媒介。
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讲,通过电子产品接受新鲜事物则是把双刃剑。家长把iPhone、iPad一系列电子产品给孩子使用,但也给孩子带来“游戏的诱惑”。而且孩子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和爱好的控制能力还比较低,何况一些成人都会对游戏上瘾,更不要去考验四五岁的孩子了。
对于电子产品,娘娘孙俪表示“不排斥”。她认为,现在互联网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如果让小孩完全不知道这个东西,也很可怕,以后孩子哪一天知道了这些东西的存在,大家会觉得他们是异类。
孙俪介绍,自己的儿子、女儿每天会有20分钟左右看电视的时间,如果在外面吃饭,会作为奖励给他们看10分钟~15分钟。
虽然适当地接触电子产品是必要的,但孙俪反对家长把手机等电子产品当作“育儿神器”,她认为“这是家长偷懒的方式”。“我发现孩子觉得无聊的时候,才会想起来玩iPad和手机,每次带孩子出去旅游时,他们不会想到玩这些。”
孙俪认为,手机iPad一类的电子产品不应该替代家长,成为孩子生活的主角。
“但是家长往往有种惰性,给孩子一个手机他就安静了。”孙俪表示,家长首先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频繁接触手机,是会影响孩子的。
建议0-3岁幼儿不要接触电子设备,3-6岁儿童限制使用电子产品。
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儿科协会指出,0-2岁幼儿不应接触任何科技产品(如电脑、手机、iPad、MP3或MP4等现代电子产品);3-5岁幼童接触的时间,每天不应超过1小时;6-18岁儿童,每天应不超过2小时。
新加坡著名早教专家陈禾教授:“亲子教育反对在0-3岁时采用电子产品是有根据的,不同的成长阶段必须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并非隔绝电子产品,而是让这些产品回归本位——手机就是电话,电脑就是工具,别让孩子将他当作游戏机;iPad既然无法隔绝游戏,那就别交给孩子。不要相信‘控制时间’,这不现实”。
帮助孩子“隔离”iPad等电子产品最重要的一步是:约束家长自己。各种电子产品已成为家长哄孩子和摆脱孩子纠缠的利器,只要家长本人有在家玩游戏、看片的习惯,就不能避免孩子会模仿使用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