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像樊登老师讲的大多数人得认知一样,在这之前我也觉得这是一句很平常的一句话。
一这一辈子就是个学习的过程,宋朝的宰相赵普曾经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樊老师说一句论语治天下。今天开始我要重新跟着樊老师的讲解深刻的了解论语。
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像念咒语一样反复去默诵这几句话,那些事都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延伸到我们曾经讲过的两本很重要的书《刻意练习》、《终身成长》这两本书阐释的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的问题。在学了之后是一个应用内化的过程,但很多人在听了一本书,一节课后就会觉得应该立马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就会焦虑,痛苦。这些焦虑,痛苦感来源于你想一步走捷径。
孔子说:不要着急去找结果,学而时习之的过程(面对困难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要有终身成长的心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讲的是,如何面对合作和变化的问题。延伸到我们曾经讲过《他人的力量》你怎么看待他人给你带来的改变。怎么跟他人合作,不断进步的人生态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修为的境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自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共修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修行的结果
把这三句话串起来就可以解决人生的所有困难问题。
人生中最困难的事就是痛苦。
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知道了怎么办还是做不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另外一件痛苦的事儿就是跟别人合作不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做的这么好了,别人还是不知道我,不了解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有困难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字——乐!要用喜剧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快乐的方法对峙不被人理解的困难,学习的困难,合作的困难就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