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朋友给了一个题目:“琴瑟西湖”。
诗经太美,舍不得写,何况我只是个直抒胸臆的人,心情好时,在西湖边走走,瞎写几句,心情不好时,也在西湖边走走,瞎写几句。
八月的夜,凉风习习,出去走走很是便利,却也到了假期的尾巴,无论多么悠闲自得,总是带着一丝“夕阳无限好”的惆怅。
坐车到断桥,但见人头攒动,是那样的热闹,那是一片景区的天地。沿着北山路往岳王庙方向走,行人逐渐减少,湖里大片的荷花正盛开,有人感叹明日来拍高齐人头的荷花,而我要独自等待残荷,拍几根枯萎的藤,吟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方能落胃。
途经宝石山,矮矮的,沿着山道爬上去,毫不费劲,可以保留一些力气去纯真年代书吧,浸润在那片自由宁静的天地,有人安静地阅读,也有窃窃私语的,如你和我。书吧的灯光幽暗橘黄,龙井茶的味道并不纯正,但它就像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盏灯,无论何时,总是安静地屹立,守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再往西行,来到西泠桥畔,也可以说一段故事。关于名妓苏小小,取她的率性而为;关于烈士秋瑾,取她的独立与豪情;关于隐士林逋,取他的大隐于野;也可以是你,或者是我,絮絮地讲一段郁积于心的往事,或者三两句闲话,如落花流水,都不打紧。
初到杭州,终日在西湖边游荡,领略南山路法国梧桐的浪漫多情 ,体悟中国美院的浑厚艺术,夜爬宝石山,降落到浙大西溪校区,徘徊到早晨,穿过晨练、吊嗓子的队伍,吃一份永和豆浆的咸豆浆配油条,心满意足地走回家。
穿过西泠桥,经过孤山公园,来到“楼外楼”,它的创始人洪瑞堂,一位从绍兴来杭的落第文人,他从南宋林升的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中取了三个字。如今,高傲的楼外楼已经成为游客避暑堂食的胜地,难免有一份昔日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
沿着白堤往回而行,慢慢走,细细地品味西湖的水,它始终平静,不徐不疾,这湾精致的湖泊,在喧嚣的尘世和宁静的远山之间,缓缓流淌,衔接,抑或平衡着繁忙与舒适、欲望与清静,一如我们的灵魂,永远在寻觅、奔赴、调整、休憩,上一秒欲念横生,下一秒清静无为。
今宵酒醒何处?在短短的一个有风、有月、有良伴的夜晚,只能游历北里湖,不远处,仍有苏堤、杨公堤、雷峰塔、湖心亭,兀自独立、熠熠生辉,召唤,抑或等待着游客。此情此景,不能不道一声遗憾,而遗憾是最好的念想,一如白素贞的油纸伞,留在这飘摇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