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弑母的凶手吴谢宇在逃亡3年后,终于落网。
这个北大的高材生作案思维缜密,例如用母亲的手机发信息请假,以此来拖延尸体发现的时间以及为自己筹集足够的资金;提前购买工具分尸,但是失败,最终用保鲜膜来包裹尸体,好像还买了活性炭来防止尸臭等。
当人们发现死者谢天琴的尸体时,吴谢宇已经不知所踪,就只有在提款机取钱的那张监控照片。
这个案子一被曝出来,就有许多人在探讨吴谢宇的性格、他弑母的原因以及原生家庭和他本人的事情。也有人对他以后的逃亡做出了猜测,有人说他肯定出国了,有人认为他躲在什么地方,有的人则认为他可能早就死了。
终于,在今年的4月,逃亡了3年的吴谢宇在重庆被抓获。
吴谢宇的案子让我想到《暗黑者3》的《别人家的小孩》这个案子。
讲述的也是一个别人眼中完美的学霸,一直被自己严格的母亲管束着,甚至每天几点上厕所都要按照她的规定做。
后面的白板上就是每天的时间表
后来这个学霸在大学毕业演讲的时候遇到了高中喜欢的女孩,女孩已经有了未婚夫,并且怀着孕。
两个人如同朋友般相处着。
但是这一切在学霸母亲眼中却不一样。
她觉得这个女孩是来“干涉”儿子未来的,于是,在一次找女孩“交涉”的时候,失手把她推下了楼梯,孩子自然也没了。
学霸知道了之后,就在自己毕业典礼的那天,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暗黑者3》只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件,然后来一段正能量的总结。
同样是探讨犯罪,台湾的高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却使用了完全不同的角度。
每当一个案件的出现,在大众眼中一般是两个角色:受害者与嫌疑人。作为旁观者来说,为了彰显自我的正义与主流的价值观,一般都是选择谴责嫌疑人,同情受害者。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嫌疑人固然有罪,但是他的犯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知道受害者在被加害之后,他们的家人有多悲痛,那么嫌疑人的家人呢?还有媒体的角度、律师的角度、精神鉴定医生的角度以及群体最大、情绪最不稳定的旁观者们……
他们的立场又是什么呢?
01/受害者
《受害者》是整部剧第一集的标题,也是一个案件中必须存在的因素。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宋乔安(贾静雯)和刘昭国(温升豪)的儿子刘天彦就是死在2年前“戏院枪杀案”中。
除了宋乔安的儿子之外,共有9个人也遭遇不幸。
作为受害者家属或是还活着的受害者本人,这场噩梦从未停止过。
例如宋乔安,自从儿子死后,作为新闻台主管的她就一心扑在工作上,严格、难搞、毫无人情味。
而生活上,与女儿产生隔阂、与丈夫无法沟通,还养成了酗酒的恶习。
她永远记得那天是她带着儿子去看的电影,中途出来接了个电话,因为想偷个懒便打算喝完咖啡再回去,谁知道,枪杀案就这样发生了。在经过抢救之后,第二天天彦就永远离开了她。
丧子的悲痛、对自己离席的自责以及对凶手李晓明的愤怒,让她的生活陷入了一种困局。
而其他的受害者家属,在看到有媒体报道李晓明家人已经开始开始新生活的时候,直接杀去了李晓明妹妹李大芝(原名叫李晓文)打工的店铺,向她砸鸡蛋。
甚至有人向替李晓明辩护的律师王赦泼粪。
在这一刻,受害者也变成了加害者。他们无辜,但是并没有权利这样做。
作为凶手的妹妹,李大芝知道,只要她出现在受害者周围,那便是提醒他们,伤口就在这里。她主动规避,但是却躲不掉。
但是,谁愿意一辈子当受害者家属呢?
02/加害者
整部剧中讲了4个加害者的案件,一个是“戏院枪杀案”的凶手李晓明、一个是在公园杀害2名儿童的凶手陈昌、一个是“挟持”幼儿园的有精神疾病的导演应思聪,以及被外界号称为“李晓明的模仿犯”的、在广场上砍伤7个人的杨姓国中生。
我们总觉得,杀了人、伤了人甚至威胁到人生命的那些群体,都是所谓的加害者,他们应该被谴责,被隔离、甚至应该被执行死刑。
可是,伤人的只有刀、枪以及那些具有危险精神疾病的人吗?《我们与恶的距离》告诉我们:并不是。
第一个凶手李晓明。
他为了不牵扯到父母,所以拒绝见面、拒绝沟通、甚至拒绝精神鉴定。他的父母和妹妹被发现之后,来自群众的谩骂和愤怒的言语如石头般砸过来。
第二个是杀害2个儿童的凶手陈昌。
本身患有精神疾病,但是当法官按照正常流程宣判之后,引起了网络上的反对,人们发私信谩骂辩护律师王赦,甚至威胁他的妻子和孩子。
第三个应思聪。
因为压力过大导致患有思觉失调症(即人格分裂),为了完成先导片的拍摄跑进了幼儿园,在一片惊慌之下被警察带走。应思聪的压力来自导演、制片、家人的不断否定。
第四个杨姓国中生。
在学校被霸凌,后来在广场上砍伤了7个人,媒体把他报道为“李晓明的模仿犯”。他的母亲林瑟瑟其实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在向媒体发送了一条谴责短片之后,带着儿子投海自杀。
所以,到底谁才是加害者?谁才是受害者?
03/媒体
新闻媒体在我们眼中永远是正义、公平、中立的代表,但是,在求快追热点的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立场是什么呢?
新闻台主管宋乔安以及品味新闻的所有人都代表媒体的立场。
在所有新闻台都争相报道一个还未判定真假的新闻的时候,宋乔安应该怎么做?坚持等待真相还是为了抓住收视率而紧追热点,先报道了再说?
在得知自己手下李大芝就是李晓明的妹妹李晓文的时候,她带着个人的情绪,拿起了摄像机跟拍了李大芝,并且找到了“神隐”许久的李父李母。让想重新开始面对新生活的李家再次陷入舆论之中。
也是宋乔安的报道,才导致林瑟瑟带着儿子自杀,当他们来到殡仪馆的时候,其他媒体同仁为了第一手资料,竟然拿着摄像机对着他们,就连自己台的人也一样。
是不是很讽刺。
而李大芝的学长,为了拿到独家,更是利用了李大芝的好感,套出了李家生活的近况,曝光了李大芝工作的地方以及李父李母的位置,引得其他媒体的争相报道。
作为本身学习新闻出生的李大芝来说,新闻工作者的意义是让大家看到世界的全貌,她怀疑过,但是还是选择相信而重新进入媒体行业。
所以,媒体所坚持的真实和中立,到底是什么?是热点?是报道人们想看的内容,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还是坚持做一件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
04/其他人
除了受害者、加害者、媒体之外,牵扯到案件的还有律师、医生、他们的家属以及与案件完全无关的旁观者。
先说说家属吧。
一个案件中,我们经常看到受害者的家属,但是却极少人关注加害者的家属,这是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我们认为“犯罪的人,连他的家人都是罪犯”,甚至希望“他的家人能跟他一起死掉算了,不要危害社会。”
但是,谁会花二十年养一个杀人犯呢?
加害者的家属也只不过是一群普通人,他们真的应该一辈子背负骂名,没有重新开始生活的权利吗?
再来说说律师。
整部剧中,律师王赦是贯穿其中的主要人物,他代表了与社会舆论与众不同的另一面。
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样,赦免的赦。他为罪犯们辩护,请求延期执行甚至是更改量刑。
他的行为被很多人不解,包括他的老婆——一个从小生活在和睦家庭中的女人。
在第一集,王赦就说出了自己替罪犯辩护的目的——为了探究犯罪背后的原因,以达到提前预防降低犯罪率。
但是,大家都被愤怒和舆论蒙蔽了,甚至有人向他泼粪、威胁他乃至他的家人。
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他在福利院长大,曾经差点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坐上了那辆要去火拼的车子,最后,和他最好的两个哥哥,一个死了,一个被判刑。这让他除了悲痛和后怕之余,更加想了解他们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
因为人们只觉得加害者该死,却没有人在乎他们为什么犯罪。
再来说说医生。
剧中的很多加害者都患有精神疾病(除了不知道犯罪原因就被枪毙了的李晓明没有确切的诊断),我从未接触过这行,但是想必精神鉴定也是审判环节中常见的。
在剧中,宋乔安的妹妹和妹夫就是精神病院的医生和社工师(即做患者后期跟进的)。
在人们对于精神疾病患者避之不及的时候,他们是极少数不认为精神病就一定是潜在加害者的群体。
就好像人们逐渐接受抑郁症的普遍性一样,思觉失调症(人格分裂)患者长期服药稳定情绪不过是截肢之后安装义肢、心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稳定是一样的。
而且,在真正的伤人案件中,只有不到5%的案件是精神疾病患者所为的。
换言之,更多的加害者,其实是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的普通人。
最后看下群体最庞大的旁观者。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一集的片头曲部分都很有意思。
他们会截取网络上不断上涨点击量的一句留言,那是代表着人们的舆论风向。
宋乔安说,新闻是要做给智商只有7岁的普通观众看。
7岁是个什么概念,小学生、性格不稳定、对自我及社会的认知度不够,甚至无法独立作出判断,极其容易被影响的一群人。
当加害者被宣布暂时不执行死刑,人们谈论的是“为什么要用纳税人的钱养恶魔”。
当法官把对陈昌的宣判从死刑改为无期的时候,人们是在大骂法官和律师。
当林瑟瑟带着儿子自杀的时候,人们说的是“媒体无良”。
当网红自杀的时候,人们叫嚣着“肯定是前男友劈腿!”
当李晓明死后他的家人重新开始生活的时候,人们的立场是“杀了他们全家都没办法给死去的人抵命”。
当王赦为加害者辩护的时候,人们纷纷在他们夫妻的网上主页留言,威胁的、谩骂的、唾弃的、诅咒的……
每一个旁观者手上都拿着一把无形的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刺向什么人。
所以,在我们跟随热点,因为情绪的影响而敲下的文字,到底会让我们变成什么?酸民?喷子?还是脑残亦或是我们所认为的正义的使者?
而事实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加害者,《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可能就只差一个转身。
当我们在用“狗血剧情”“婆媳关系”填充我们的电视剧市场的时候,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讨论女性的现状(《荼蘼》、《问题餐厅》)。
当商界大佬们还在叫嚣996的时候,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表达职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我,今天不加班》)。
在我们还沉浸在“坏人必须死”的直线思维的时候,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探讨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与恶的距离》)。
我们为何总是比别人慢一步却不自知?
就好像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殊不知,世间本就没有永恒的错与对。
当我们意识到大多数人代表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权威也可以被挑战的时候。这样的社会,才会更有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