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一路北上,就到了苏州,到达时快晚上了,订的酒店在工业园区的大学城附近,出了地铁站,还在下雨,边走边找,发现工业园区真是工业,假期间,周边的居民楼也很少有亮灯的人家,街上冷冷清清,很久没有一辆车走过。入住后出来吃饭,却发现整条商业街上,没有一家饭店开门,偶而有一家超市还在亮着灯。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火锅店,匆匆吃了顿饭,回到温暖的屋内安静地睡去了。
第二天,我早早起来,去了西园寺。出了地铁,还有一段距离,我想打车走,可是因为距离太近,滴滴打车迟迟没有车辆应答。刚好旁边有几辆三轮摩托车,一个大姐,看上去也就四五十岁,让我坐她的车,我问了价格,15元,我说这么近,这么高的价格,大姐说,过年了,不让我挣几个钱吗,一想也是,好,让你赚钱,我就坐上了后排。哇,这一路真是惊险,这大姐加起油门,一路逛奔,路上遇红灯也不停,直接冲着马路过去了,拐弯不减速,吓得我在车上一个劲地喊她,可惜她听不到。更险的是她和公交车抢道,在一个夹缝里穿行,眼看着就要和马路牙子擦边了,她一个急转就拐了,旁边的车辆纷纷给她让道,这车速在急转争刹中忽快忽慢,我在后面大气不敢喘,这大过年的,碰到这么虎的娘们,带着我一路披荆斩棘,勇闯红灯,抢道公交车,狂奔到了西园寺门口。临下车时,我说大姐,你以后开车慢点吧,这太危险了,大姐说,缩短时间,抓紧赚钱啊。好吧,我就祝你发财。
寺门口有两座桥,一座是福德桥,一座是智慧桥,进门走福德桥,出门走智慧桥。门口有很多义工,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可以问。走入大门,马上就有了庄重的感觉,因为时间尚早,游人并不多,沿着步道走入大殿,庄严的菩萨和神仙面前,拜了又拜,平时想好的话,在此时却说不出来了,只记得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想了许久 ,终于想起来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干完正事,随处走走,这里真是小猫的天堂,很多人围着小猫各种拍,庙里的风景并无别致之处,但处处透露着安静,让人久久不愿离开。我转了好久,在罗汉馆里数罗汉,在抄经室前徘徊,想起来同学的儿子推荐吃素面,我去排队吃一碗,人不算多,不需要排太久,吃下一口,喝一口汤,透露着苏式面的特色,香甜又不失风味,果然名不虚传,很多人慕名而来,就为了吃上一碗素面。吃完饭,我又回去转了两圈,出门时,被一位义工拦下,说不要走这个门,进庙不走回头路,请从另一个门出去。自小至大,很少懂得这些规矩,在以后也要慢慢学起来。
出了西园寺,和妹妹一家,儿子在寒山寺门口汇合,我们去了这座千年古寺,看了枫桥,听了寒山寺的钟声,进门前找了个导游,带着我们一路参观,一路讲解寒山寺的典故。在石壁上刻着各路名家的书法作品,都是写枫桥夜泊的,其中一幅是台湾著名佛教大师星云大师的作品,导游说这幅作品,卖了一千万,但星云大师全都捐了出去。孩子们全都感叹于一幅字这么值钱。导游解释说,布施有两种,一种是财布施,一种是法布施,星云大师这就是财布施,他将写字赚的钱都捐了出去,就是在布施。我估计孩子们现在是听不懂的。这个导游是个拜过师傅的人,所以他全程都在讲解关于善,关于信仰的故事,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要有信仰,如果这个人什么都不信,那这个人做事是没有底线的,将来做生意千万不要和这样的人做。我认同这句话,现在国家都在讲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当一个人连信仰都没有了的时候,那就没有什么可以限制他的行为的事了,只讲法律太轻,讲信仰才是道德的底线。寒山寺并不大,可能大的是它的名气,以及千年以来,人们对他的景仰。寒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和尚的法号,南朝的时候,这里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的时候寒山和拾得两位僧人曾在这里居住,两人曾被人尊称为和合二仙,唐代诗人张继写了枫桥夜泊,则让这里名声大振,一直沿袭至今,大家都想来这里体会一下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感觉。
从寒山寺出来,我们去了当地一家苏式面馆,看招牌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味道吃起来还不如西园寺的素面。下午预约的留园,仍然是排队,进去后,找了导游带着我们,边走边讲,这位清朝巨富盛宣怀的家,这位扳倒了胡雪岩的人,我一直想来看看,因为之前看了本书,晚清金融战,对这位李鸿章背后的秘书一直很感兴趣,坐在后面指挥着清朝的金融市场,死前给儿子留下1300多万两白银,最后却被儿子败光了,正应了那句,子若不如我,留钱作什么,子若比我强,留钱作什么?留园的奢华和构建的巧妙,在现代也是比不上的,在园中可赏四季,在家中可接待各类人物,园中设计的一步一景,处处体现了主人的尊贵和地位。可是园子的大门却很小,走进大门,便是另一番天地。古人的智慧体现的淋漓尽致,闷声发大财,财不外露。苏州的很多园子都是这样的风格,拙政园也是这样,外面看,好不起眼,但走进去,却是另一番风格。
以前的大户人家,一个家也要走这么久,怪不得小姐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自己家就可以看遍四季了,还出什么门呢。园子中立着一座小山坡,坡上有小亭子,据说是家里的姑娘们看外面市井气的地方,想看了,就站在高处往外望望。留园的镇园之宝,隐约能记起,一是冠云峰太湖石,二是云南点苍山的大理石座屏,相传可以当天气预报用,每次出门前来观察一下这块石头作为晴雨表,三是鱼化石,还能清晰地看到亿万年前鱼的骨骼。出了留园,我们到了山塘街,这里是苏州的古城区,排满了苏州的老房子,据说是苏州市政府特定划出的保护区,穿越这片老房子,说实话,除了能看到历史的迹象,过去的苏州人居住的样子,实在与现代化的住房不能相比,那狭窄的胡同,矮小的门框,只能容一个人上下的小楼梯,实在无法入住,胡同时有各式的民宿,都是由这些老房子改造的,虽然起着各式曼妙的名字,但丝毫引不起我们的兴趣,墙壁的青苔和潮湿的环境,让我们这些北方人打不起兴趣。经过一个农贸市场,我和妹妹进去看了看菜,南方的青菜和水果果然不一样,在露天生长的菜,水灵灵的,和南方人一样小巧精致,价格也不贵,好喜欢,买了一些应季的草莓,这里的草莓硬挺挺的,吃起来口感和北方不一样。
穿越了古城,我们到达了七里山塘,这个在网上火的一塌糊涂的景点,可惜人太多了,我们就不去挤了,站在外围感受了一下氛围。各地的古城,都类似,就不一一打卡了。那个夜景美丽的山塘街,以后有缘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