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 苦恼。 别人写影评, 我写问题清单
威尔第一次心理咨询。 作为咨询师的西恩被激怒了!他警告威尔,不要侮辱他已死去的太太。而当威尔再次说“没错,你的确娶错了女人”时,西恩暴怒,他冲上去掐住威尔的脖子并威胁说,如果你再这么说,我会杀了你。
为什么?从影片里西恩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对“恩爱夫妻”, 西恩放弃了自己登上事业巅峰的可能, 去陪护重病的妻子,且并不后悔。 我完全没有看到“出轨”“娶错了女人”。 威尔明明就是一个不了解实情的孩子,一个孩子的胡乱瞎猜又怎能激怒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又怎么能说是“侮辱”??? 这样的剧情,一看就不是那么合理呀!难道所有的小伙伴都没有任何疑问吗???
蓝波教授是付钱的,他们并不是朋友。西恩作为心理治疗师,用“分享自己的软肋” 去换取病患的信任?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吗? 心理治疗师和病患之间的边界是什么?
西恩对他一遍又一遍地说:“这不是你的错。” 西恩第一次这样说时,威尔说:“我知道”。但是,威尔并不知道,他只是口头上知道而已。 所以,西恩继续说。 威尔惊讶了,他看上去甚至讨厌西恩这样说,所以说:“你不要戏弄我。”但西恩继续说:“这不是你的错。” 终于,威尔的防线彻底崩溃了,他扑在西恩的身上,紧紧抱着西恩,像婴儿一样痛苦。这种拥抱,有着极大的象征意义,意味着威尔终于第一次真正信任了好的关系。
— 我完全不能理解。
我真的不太懂,“这不是你的错。” ,潜台词是,威尔觉得 “自己错了,所以不值得被爱吗?”他后面说“I'm sorry”, Sorry for what?
电影最灵魂的一句话没看懂,心塞。
威尔的人设太脱离现实。除了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威尔根本就是天之骄子。生活中,哪来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呀,这么铁的哥们,这么好的女朋友,这么好的教授领导,和比亲爹还亲的心理咨询师,一个天才走出自己的困境这么难,何况普通人呢?
他获取的友情并非来自于他的天才,因为童年的遭遇,他内心认同“非精英的生活”, 认为自己就是属于这样的生活,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样的生活带给他安全感;
因为“住在南部”,他认同自己的身份,忽视自己的天赋,以维护兄弟友谊;同样因为“住在南部和童年的遭遇”,他拒绝爱情,不敢触碰,他对自己的身份的“不认同” 。同样是“住在南部”,让他同时拥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特质:自豪和自卑。
旅行回家,睡了一觉后忽然明白过来一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在悄悄的告诉你, 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 小时候,其实我的成绩不差,班级的千年老二, 隔三差五的全年级第二。 但是, 爸爸、奶奶对我是一天不打骂, 都会觉得那一天挺特别的。 家庭的原因, 老师, 家人,邻居, 同学的家长, 大人的眼里我从来都不是个好学生, 所以我从不认为我可以是个好学生。
- 我家很穷。 工作以后,我的工作领域是奢侈品, 无论我怎样和那些有钱人有共同语言, 在智慧上并不输给那些人精英, 但我心中的那个自己, 始终是个穷人,摆脱不了穷人的卑微。 也许跟影片里的男主一样, 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让我觉得智慧和财富,不是我该有的。
很有意思的是,威尔的两位人生导师, 一个是数学家,一个是心理学家。 它是不是一个代表着客观世界(唯物主义), 一个代表着主观世界(唯心主义)。 有一点是肯定的, 这“两种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路径一定是不一样的。考高数学几乎满分的我,默认自己和电影里的数学家的思维路径相似,于是我对生活中很多不同于我的思维路径的人,通常很难理解他们的底层逻辑,以至于很难去共情这些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