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今天转发给我下面这篇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当然,这不是今年的命题,而是2017年的一件旧事。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杭州第二中学高三学生李豪逸写下一篇名为《书生》的作文,走红网络。 他因为提前录取,没有参加高考,但看到作文题,有感而发,被誉为“高考满分作文”。
书 生
上苍赐人以三书,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此三者,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读书者可称书生,而凡世间之人,或多或寡,必读此三书,故世间之人皆为书生也。
有字之书,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录。往圣先贤著经典,而后人传习之;诗仙词圣书佳句,而后人吟咏之。有字之书,乃作文章者之见闻经历、所思所想,付诸于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记》,皆属有字之书也。李太白狂歌之《将进酒》,杜子美哀叹之《石壕吏》,亦属有字之书也。以文章传道义,以诗篇记良辰,此有字书之真谛也。
无字之书,生活经历也。以一字概之,是为行。劳心柴米油盐,远游名山大川,皆读无字之书也。无字之书是为行万里路,如古徐霞客之游览,如马可波罗之远渡。于万化冥合之间,读自然造物之书。鬼斧神工,最美之书乃天成。无字之书亦是平日生活,秋风卷屋,五斗折腰,利锁名缰,虚苦劳神。于困顿失意之时,读泪湿汗浸之书。披荆斩棘,最重之书乃人生。
心灵之书,思想精神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己。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人以心观宇宙,观宇宙亦是观心。陆九渊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灵之书包罗万象,可绝非万象本身也。康德、柏拉图之思考,于此二人乃心灵之书,而其著述非心灵之书,故此书无法外借也。心灵之书乃思想本身,发于人,终于人。凡世间之人皆有心灵之书,而此中玄奥不可言传。
文人以有字之书录无字之书,圣人以有字之书传心灵之书;学者以无字之书习有字之书,行者以无字之书证心灵之书;贤者以心灵之书衍有字之书,哲人以心灵之书明无字之书。此三书连环相扣,缺一不可。书生在世,读尽经典,而读此三书断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辅相成。
失有字之书,则文明难以传承发展;略无字之书,则学问皆如纸上谈兵;缺心灵之书,则人生浑若傀儡木偶。幸上苍非悭吝之辈,播此三书于人间。是故世人尽能读此三书,行此三书,传此三书。
故世人皆能成书生也。
杭二中教师的精彩点评
豪逸之文美在规范 文章有对“三书”内容的界定,有对“三书”作用的评价,更有对“三书”彼此之间关联的阐述......彰显了一篇论述文规范、严密的结构。规范背后是豪逸缜密的思维。
豪逸之文美在才气 文章一气呵成,文不加点。语言文白相间,读来无晦涩之感,反更显雅致脱俗;内容涉古今中外,汪洋恣意,尤对中国古典诗词,更是信手拈来,从而妙笔生花。才气背后是豪逸博览群书的积淀。
豪逸之文美在通透 文章中对“三书”的阅读,实为一个少年对自己人生之路的要求和展望:阅读,行走,思考,传承。“博”自己之学识,“雅”自己之生活,从而“博雅”自己之境界。通透背后是豪逸的赤子之心。
愿美文共赏!——语文老师 李莳春
杭二中校长的精彩点评
一个通透的人才能写出如此通透的作文!——校长 叶翠微
我的点评:很不喜欢。
第一,文白混杂。五四之后,中国的书面语出现文言和白话的分野。大量出身旧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支持者,如鲁迅胡适等人,倡导白话文写作,他们的文风中仍然遗留旧时代的特色,但是为白话文的普及做出了示范,确立了方向。陈寅恪等大学者坚持文言写作。不管哪种选择,各美其美,但是不赞成文白混杂,装腔作势,这是对语言的污染,也是对读者的不敬。
第二,认识肤浅。人类的知识远不止诗词歌赋,以及基于它们的感受体会。在我理解里,这篇命题中的“字”指的是人类的知识,它既包括文史哲,也包括数理化,也就是说人类知识的精华。从哲学意义上理解,有字之书指的是从书本上能够获得的间接经验,无字之书指的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这两种经验是一个人积累知识、获得成长的必由之路。这些知识构成了人们知识谱系的可估量、可考核的“物质”的一面,也是我们在常规教育教学里通常强调的。心灵之书则是则是一个人构建精神世界、获得心灵自由的方式,它可以来自宗教的传承,也可以来自个体的禅修、顿悟、体会与实践。在中国这样的人文环境和教育传统中,前两本书看得多,后一本书读得少。一个人的成熟、一个学者的高度,往往是由“第三本书”决定的。
第三,装腔作势。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类认知的提升,是在漫长的旅程上走出的一条险峻的路,要坚韧不拔,实事求是,不能装,不能等,而最要不得的就是装腔作势。我们知道,推动人类进步的两股力量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方法,中国人在过去的求知历史中,强调人文修养多而注重科学态度少,科举制度尤其强化了这种认识。在漫长的本土文明史中,体系化教育在这种传统的引导下,日渐僵化,关起门来跟自己玩则不亦乐乎,打开国门跟世界玩则方寸大乱。尤其在明清时期,我们的僵化和世界的精进形成不断放大的反差,大多数文人(体制化知识分子)因循守旧,孤立于文明的潮流而不自知,仅有少数佼佼者,如倡导格物致知的王阳明,灿若晨星。巨大的惰性和令人恐怖的落后麻木,最终付出了王朝覆灭,文明断续的代价,整个民族也在世界板荡、思潮极化的20世纪初,被迫做出匆忙而蹩脚的选择,支付了巨大的试错成本,数亿人的苦难,近乎两个世纪的落后,都源于此。
第四,缺乏远见。过去四十年是中国人整体上感觉进步和幸福的一段时光,经济发展,社会总体稳健,衣食住行明显改善,人们为此感到骄傲。然而,一句当年的玩笑话,穷得只剩下钱了,竟也成为现实。在这个经济上空前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如果说不比以前更加贫乏,起码也维持在赤贫状态。我们的公民道德大幅滑坡,传统伦理显著沦丧,人们眼神空洞,思想单调,意志薄弱,美德萎靡,大好中华的民族自尊的基础被空前削弱了,富起来的人跑了,穷下去的人贱了,不上不下的人越发沉默。一个空前的挑战摆在全民族面前,即,增长是中国人的春药,收入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问题是,假如灾难来临,增长停滞,物质难以为继的时候,我们将在哪里用什么方式维持自信?打开民族过去历史,仅仅看过去两百年,平安幸福是短暂的,离乱祸殃是长久的,我们几乎可以说平安只是漫长的灾难间的中场休息,平安是短时的相对的,苦难是长久的永恒的。人们常说,行走这个地球的七八十亿人口中,大多有某种宗教信仰,不信教越10亿人,其中8亿在中国。对于你我这样的非教徒异教徒,无论我们的物质生活如何,在精神上我们都是无家可归的赤贫者,真正的灾难降临时,增长成为历史,物质瞬间崩塌,我们为之拼搏半生的骄傲付之东流的时候,何以自处?怎样把自己从绝望的洪水中搭救出来,还给身边人搭把手,传递温暖与希望呢?这些问题的答案,皆在今天我们如何去读那本心灵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