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战争年代,老百姓要的是和平,和平年代,老百姓要的是发展。需求变了治国方法也应随之改变。
对社会流动渠道多样性的要求是一个历史范畴。可以说,在战争时期不是很重要,然而在和平年代,它关系到人们发展空间的大小、积极性的调动、活力的释放,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苏联在70年间使这个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尽管拥有了核武器,成为与美国争霸的世界第二超级大国,还是失去了民心。为什么?
在这70年里,苏联实施了四次经济飞跃,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前两次是二战之前,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工业体系。解决了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文明程度也上了一个台阶。然而,基本需求满足后,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个人潜力的释放。二战后,苏联制定赶超美国的目标,经济向集约化转型。60-80年代大量培养知识分子,使之取代工人群体成为社会中增长最迅速的阶层,拉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结构日趋同质化。为了消弭差异,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五次提高最低工资,提高国营农场职工和集体农庄庄园的工资使工农之间、体脑劳动之间、高低收入之间收入的差距缩小。
然而,这种追求表面上的"公平",在单一的社会流动渠道下,制造了另一种不公平。
这种单一是因为苏联只开辟了一条行政命令式的社会流动和上升渠道。比如毕业包分配、统一的晋升指标、统一的工资标准等等。二战前,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的孤岛中,人们能够理解和支持这种方式,行政命令式的集中调配保证了劳动力的稳定供给和分配。但是二战后,国家已经有条件给予个人职业发展的空间,但是苏联未适时改革,仍然以行政分配规制人们多样化的愿望能力和抱负,这对于千差万别的人而言是不公平的。所有人都在一条道路上等排队,耗尽青春,"囚禁"的感觉越来越强,自然滋生不满情绪,幸福感就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