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写作训练营才半个月的功夫,就进入了如火的八月,轰轰烈烈的第五期写作训练营拉开了帷幕。
这一期的玩法很特别,也非常有难度,对于我这个新手加菜鸟来说。
第一个困难是,要一周时间读完一本401页的大块头文学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之前虽然说也看过一些书,但都是一些畅销书啊什么的,浅显易懂大白话,用我一个朋友的话说就是那都不算书,只能算读物。(哭)所以说接触真正的文学并不多,特别是更加晦涩难懂的外国文,有种门外汉的感觉。为什么说外国文学晦涩难懂呢?首先,由于要把外文翻译成中文,这很考验翻译者的文学功底,翻译的是不是词能达意,是不是够简洁流畅,是不是符合中国读者的理解习惯和表达习惯,这都能重要。其次,由于文化的差异,很多小说里的梗,可能国人就不是太能理解。还有里面的文化,也都会有代沟。所以,我一直觉得读外国文学难度比较大。
第二个困难是,要写五篇的读后感出来,而且每篇都要至少一千字。
一部小说写五篇哪!那么到底是一天一篇呢,还是最后全看完一口气写五篇呢?其实全部看完再看显然会更系统完整一些,但是最后一天憋五篇,我显然是做不到的。算了,还是选第一种方案吧。那么就要看一部分,管中窥豹,从这部门的章节里,选出比较有感悟的点,然后去扩散它,填满它。扩散填满本身就是太有难度的事情啊!这需要有发散思维,以及脑子里有很多货,还要把这些东西组织成语言。
下面让我们先来大概纵观一下这本书,《霍乱时期的爱情》。
百度上说,本书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著名的《百年孤独》和这部《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自己对这部书的评价是:写完这本书像这个人被掏空了一般。可见他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
《纽约时报》对此评论说: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小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
安东尼奥·卡瓦耶罗说:这部多姿多彩、时间跨度为五十年的悲欢离合的巨著,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爱情的方式、表现、手段、痛苦、愉快、折磨和幸福。它堪称是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大全。
这么伟大的一部著作,让我们开始进入它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