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书的摘抄及个人感悟
WHAT:
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须,也确实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断舍离的含义: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
目的=>爱上自己。
断舍离的目的: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感。
改变机制: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须要清楚了解自己。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
一旦开始使用那只杯子,自己就会和那件东西逐渐相称,看东西的视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当时有免费给流浪汉理发,让他们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好,从而让自己对生活有了希望,去找工作,去相信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让自己拥有了崭新的人生)
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
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这些都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吸引力法则)先让自己快活起来。
了解了断舍离,人就会发现,自己居住的地方一直以来竟然堆积了那么多垃圾和废物。到底在这些废物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空间和管理维护的能量,真是不可知。除此之外,恐怕也没少花钱。
断舍离的任务: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这一切。
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通过物品所投射出的自我形象。“他都能用那样的东西,穿那样的衣服,那随便拿个东西当礼物送他就行了。”
筛选物品的工作,具有改变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力量。如何对待自己,决定了一切。
心生怜悯,这正是正视迷茫的开始。即便如此,也要想法设法与这种觉得可惜的想法作斗争,反复坚持实施断舍离。(贵在坚持才有效果)
断舍离还有更高的目标——和物品交朋友。
不但确保每样物品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能缺失用到它,还要和它成为好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这样的话,就是达到了“断”。在买东西的时候反复思量,让物品物尽其用,并且确保它能把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一直到用完。这就是断舍离的终极阶段。
最终成为一个连收纳物都不需要的空间,连收纳术都没有用武之地的世界。这个叫做“自在空间”。这就是断舍离的最终目的。(在自在空间里,根本无需整理)
断舍离,从思考的状态转移到感觉的状态。
我们总是忽视个人因素,无端地下结论说某种东西“好”,还是“不好”,这是不恰当的。
过多的物品令自己心烦不已,内在智慧就会变得迟钝。扔掉家里的一件垃圾,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磨砺你的内在智慧。
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有用就有用。若知识不用,不输出,也会生锈,堆积,需要断舍离,才能达到更好的吸收状态。上的课,不用,就如同物品只是放置,也会过期变质、腐烂、坏掉,所以也要及时整理)
要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让物品自然而然地回归它应该在的地方,回归到需要它的地方。这就是断舍离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