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风雨苍茫》
第一章 :半夜惊魂有惊无险,天阳国企纺织独秀
小说简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在改革大时代大背景下,国企一路走来经风沐雨。期间,微妙的政和商、文化与利益、腹黑与天真、利益和权力的交织纠缠让一切扑朔迷离。本文展示的是改革开放和国企改制后人们遭遇到的生存危机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危机等一系列的普遍生存状态。
谨以此文献给为理想、事业、爱情而拼搏奋斗的人们。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砰!随着一声闷声闷气的响声,一个硕大的包裹擦着额头掉到了脚边,郭红旗下意识地摸了下脑袋,还好,项上人头仍在。惊魂未定中,他猜想着可能和自己结仇的名单,不然,为何挑在午夜时分动手。自己一向遵纪守法,违法的事不做,犯科的事不为,何以引得大半夜有人来下黑手?想不出个所以然,他稳了稳心神,又四下里观察了一下,深更半夜的街上看不到半条人影。他试着踢了下包裹,软绵绵的,细闻之下,还有一股熟悉的味道,难道是从高墙里边扔出来的?要知道墙那边就是自己的工作单位----天阳县纺织厂。
纺织厂是天阳县十几家重工企业里的唯一一家全民所有制轻工国企,是改革开放后建立并发展迅猛的企业之一,在短短十年,其势头呈飞跃式成长,早在建厂初期便被列入国家百强企业,同时,在发展的几年里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佳通市不敢说是中国最发达地区,但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极具潜力的大都市之一,不论是北到北京、还是西到西安、东到上海,南到广东都是夕发朝至。除了作为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还可以负责任地说这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最有生机的区域。而天阳县是佳通市的重工业基地,可以说,直辖市佳通市的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50%都出自天阳县,此处有化肥厂、水泥厂、砖瓦厂……等十几家大型重工国企。重工行业是男人的天下,虽然也有女高管、女技术员及个别小工种,但女人比例显然是弱势,是实打实的“阳盛阴衰”。当然,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指天阳县重男轻女、打压生殖比例。客观的说,天阳县是直辖市佳通市的下辖县,享受着地级市的待遇。说的通俗点,是因为天阳县的工业密集性带动的经济腾飞而享受到了特权。试想,天阳县的总面积不过1593平方公里,下辖24个乡镇,959个行政村,总人口110万。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若放在撒哈拉,不过几粒沙;若放进太平洋,不过几滴小水珠。可放在15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是极其显赫了。按1989年的眼光看,天阳县的经济水准已经远远高过了同级城市,再说具体一点,这个县城的人均消费水平已经超过了上级城市佳通市,直逼国内一线城市。所以,在佳通市乃至全国二三线城市,人人都把能生活在天阳县或工作在天阳县当成至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可这么一个重工业基地里居然又冒出了纺织厂这么一个轻工企业,难道是市县领导为了照顾天阳县的男女就业比例,才在重工基地特建了这独一家的轻工企业?姑且这么认为吧。
相比重工企业中的男女比例,天阳县纺织厂里的男女比例才是真正的严重失调。纺织厂共有3210名员工,可男性才占三百多人。除了领导阶层的几十名男性,再有就是各个车间里的男工,所以说纺织厂是实打实的女人天下,区区三百名男性在有着近三千名女人的企业里比例为15:1。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女人堆里工作的男人简直就是享受着皇上的待遇:虽说不能左拥右抱,但有望不尽的美女、闻不够的脂香、诉不完的甜言蜜语。坐办公室固然惬意,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可美中不足的是不能与诸多纺织女神零距离接触,那是一种被猫爪轻挠后的微痛和轻痒。鉴于此,纺织厂的男性均以做保全工为工作追求。保全工是厂里为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在每个车间里配备的男工,区别于普通男工的是,他们有技术。而正是这技术,让他们有了特权,而特权便是他们能享受到近水楼台的便利理由。想见哪位纺织女神,只需找个理由,诸如:换件、上油、检查等等,便能与心目中的女神独守一刻半时。至于这段时间的性质要看个人发挥了,既可以是清水出芙蓉,还可以是风光旖旎。纺织厂的男人,确切说是纺织厂的光棍们(也有个别别有用心的已婚男人)对这种机会趋之若鹜,有机会要上,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每天像贾宝玉一样穿梭在脂粉香中,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怎一个美字了得。虽然在这个大花园里免不了遇到带刺的玫瑰,俗话说:枝上柳棉吹又少,这朵不行换朵找。俗话还说:不要为一朵花放弃整个花园。那种如皇上选妃的肉多狼少的优越感,让他们把单调的工作过的活色生香,并乐此不疲。
郭红旗是前纺车间保全班班长,男,退伍军人,手下有王保、纪晶晶、赵孝也三员大将,四人里除了赵孝也都是军人转业,所以他们依老规矩称呼郭红旗为班头。此时的郭红旗正把昨晚的奇遇添油加醋的向这三位讲述,当然,他把遇到陈德海的桥段改头换面为撞见鬼了,并改编的相当惊悚恐怖,那三位也很配合表演,只是表现得稍显含蓄,没有像女人那样惊声尖叫。而现场的实际情况则是这样的:当时,郭红旗被从墙里扔出来的包裹吓的魂魄出壳,就在他等待灵魂归位的空档,又从墙上跳下一个人,这下把郭红旗彻底吓傻了,愣在那里半天没缓过神。跳下来的人叫陈德海,是纺织厂前纺车间负责清花(即纺织厂里把棉花织成布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开松除杂)的男工,为满足私欲,他借近水楼台之便,趁人不备把一大包原棉扔出墙。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大概是前几次偷的太顺利,这次他越发大胆了,可没诚想被郭红旗撞上。陈德海蹲在郭红旗跟前,瓮声瓮气道:“郭班头,既然被你看到,你瞧着办吧。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都是一个单位的人,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你如果能睁只眼闭只眼,以后大家见面还是同事,我也不会亏待你。”郭红旗望着天上那弯浅淡的月牙,又看了看陈德海被路灯拖长的影子,在确信自己没撞到鬼后终于冒出一句话,“半仙的话果然灵验。”
其实,现场并非表面那么简单,有时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看不到的不一定就不存在。就在他和陈德海的交涉过程中,现场还有一人,此人因喝多了不敢回家正靠着墙根醒酒,半醉半醒间目睹了这一幕。
郭红旗口中的“半仙”是纺织厂皮辊组的组长李五一。李五一,男,高中毕业,教师父母没能把李五一培养成大学生,却赋予了他非凡的绘画天赋。自小学起,他的写意山水画便被推荐参加各种赛事,奖状奖杯已经堆满了整整一个房间。人都有虚荣心,李五一也不例外,在“天才儿童”、“绘画奇才”等层层光环笼罩下,他的虚荣心尤其膨胀。其实,以他的能力考上本科根本不成问题,可李五一一根筋非中央美院不去。高考分数线下来,仅一分之差榜上无名。没能走上独木桥,他便退而求其次直接踏上了社会。鉴于李五一的特长,纺织厂不忍埋没人才,给他安排到工会,一是可以继续发挥他的特长,二还可以为工会的活动添油加色。许是有艺术气息的人都是臭拗的脾气,李五一没服从安排,反倒要求到车间去锻炼,还说什么艺术来源于生活,要体验生活接地气。父母说服不了他,厂领导也没能做通他的工作,便让他到皮辊组做了组长。经过这两件事,他自诩看破红尘、看穿世事,现在的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攻周易论。《易经》涵盖万有、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品,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许是看易经过于痴迷,说话做事显得神神叨叨的,人送绰号:半仙。但也正因为对易经的研究,他的画风别具一格。如果说他高中以前的画属于小写意风格,作品均基于对日常生活的刻画,像静物、风景等。但落榜并苦攻周易后,他的画风则向大写意发展,有了成熟人格的豪放洒脱及狂放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