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心理学那会儿,完全是一种被各种心理测评量表征服的感觉:哇哦~原来可以通过这些题目把人给看穿,还有量化的结果显示,好厉害!可是,作为一名HR,心理测评用多了,就发现测评结果往往无法让人信服,甚至都无法说服自己。为啥呢?难道心理测评是彻头彻尾的忽悠么?
是不是忽悠,这还不能说死。为啥?
心理测评依靠的逻辑是有效且合理的。通过足够数量的行为、反应倒推背后的特质,从而起到描述一个人的人格。可是,路归路,桥归桥。逻辑对了,不等于结果就顺着也能对,诸多遗憾还是和心理测评形影不离,甚至成了先天性“疾病”。
首先,心理测评的量表,通俗地讲,就是写满题目的测评问卷,是静态的。这里先把娱乐性质的量表放一边(比如选择苹果的代表什么、选择绿色说明你什么),就说科学、严谨、凝结了心理学家心血的量表,像16PF、MBTI等,也照样吃了“静态”的亏。所谓静态,是指心理测评量表的使用,必须依靠被测评者的阅读和理解,才有可能让被测评者做出最真实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被测评者没有读懂测评题目,那么ta的回答就根本没有反应真实想法,也就意味着测评失败。好,也许心理学家会拍案而起,说:土著君,你难道不知道,能有机会被测评的,至少是高中学历吧,看不懂题目是小概率事件。嗯!有道理!但是,认识句子里的每个字≠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原因有三:1.老外的生肉测评题目基于人家的文化土壤和生活常识,我们Chinese有时候真不理解;2.翻译生肉的人太大意,自己能生吞大肉,就以为按照自己理解的意思翻过来,同胞们也能理解;3.同胞中的心理学家,创作测评题目的时候,用词不当,造成理解不当。
其次,读懂题目以后,也不能保证作答一定有效,为啥?因为在量表面前,被测评者选什么、写什么,量表约束不了,无能为力。掩饰、作假是心理测评的噩梦。为此,心理学家们开始下套、挖坑,专门搞了两个指标:社会称许性和回答一致性,来衡量整个问卷的回答质量。然而这都是事后的动作,只是提示的作用,已经无法改变令人遗憾的事实了。最让HR苦笑不得的是,公司花了钱,拿到的却是一份提示结果不准的测评报告,额→_→希望老板别知道这事儿。
说到这,可能心理测评大拿已经有点不舒服了,又要拍案而起了:你丫说的头头是道,那你来解决呀。好吧,我承认,上面两点,作为一个HR,我也只能尽可能控制,而不能彻底解决。但是,接下来我要说的最后一个原因,确实希望大拿们能站在HR应用测评结果的角度好好想想办法。测评报告都很详细,有常模得分,有指标解释,有发展建议等等,但是在实操领域中很难应用。也就是说,假设被测评者能读懂题目,如实地做出回答,测评结果可信且准确,那么,几张紙的测评报告又能做什么呢?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测评的核心目的在于预测,预测职场行为进而预测工作绩效。那当下的测评报告,有几家是把测评结果和工作场景相结合,进而对工作行为做出预测性描述的?宽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恐怕是很多测评报告的通病吧。结果准了,可惜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描述和预测,不得不让人感叹:这测评好像没啥太大意思。
心理测评的遗憾,既有无法根除的硬伤,也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而且,这个优化的空间,往往需要心理测评的实施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做。那么,如果HR们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心理学底子,系统性学习人员测评技术,那优化会不会就真的实现了呢?